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对比分析

如题所述

贵州喀斯特地域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高原—峡谷结构,亦即是由两大差异显著但又密切相关的地域单元——高原区和峡谷区共同组成。喀斯特高原县划分标准为:一是各县地理位置处于各大河的分水岭区;二是其山地面积比重小于50%;三是各县的平均海拔高度大于900m,在贵州86个县级单位(县、市特区、市辖区)中,共有32个喀斯特高原县。同样以县域为单位,划出贵州喀斯特峡谷区县,划分标准为:一是各县地理位置靠近大江大河;二是各县的山地面积比重大于50%(表5-4)。

表5-4 贵州喀斯特高原县与峡谷县

一、高原—峡谷区的石漠化

贵州喀斯特高原区分布在各大河上游的分水岭高原面上,属新构造运动大范围抬升的区域,与周围谷地高差600~1000m,河流溯源侵蚀尚未达及,为地貌的滞后发育或继承性发育区,主要由峰林平原(盆地),峰林洼地(谷地)等峰林地貌系列组成。喀斯特峡谷区分布在各大河中下游的高原边缘峡谷中,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河流普遍下切300~700m不等,溯源侵蚀强烈,为地貌的叠置发育或向深发育区,主要由峰丛洼地(谷地)、峰丛峡谷等峰丛地貌组成(表5-5)。

表5-5 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县石漠化状况

1.高原区的石漠化状况

喀斯特高原区由于较厚风化壳的存在,高原区石漠化本应该较少出现,然而在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县的石漠化作出区域统计后,发现情况却不容乐观(图5-2)。高原区石漠化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无论是轻度还是中度以上石漠化状况都较严重。这说明高原面上风化壳被流水侵蚀破坏程度在部分地区已经相当严重。在高原面上虽大多有较厚的风化壳的覆盖,但在风化壳较薄的地区由于其喀斯特面积比重大,碳酸盐岩地区土壤的负增长表现明显,特别是当地表缺少植被覆盖时,土粒的流失率远远超过成土速率,地表覆土被流失后基岩裸露,出现石漠化。另外,高原区主要是土粒位移的侵蚀区,土壤以侵蚀为主,较少堆积,再厚的碳酸盐岩上覆土层经过持续不断的侵蚀,最终导致基岩裸露,石漠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逆向演变结果。

图5-2 贵州全省石漠化与高原县的对比

高原区各县市的喀斯特面积百分比大多高于全省喀斯特面积百分比的平均值61.9%。一般说来,喀斯特面积比重越大,石漠化就越易于发生和扩大。在高原区,轻度以上石漠化与喀斯特面积比重增大方向一致而变动幅度不大,但中度以上石漠化与喀斯特面积比重的趋势则不相同。说明高原区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喀斯特的决定性不是很明显,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石漠化在高原区各县市中的分布不平衡,轻度以上石漠化较小的前四位为三都、红花岗区、绥阳和贵阳市区,三都和绥阳是由于其喀斯特面积比重小(分别为45.34%和68.48%)而致使石漠化较小,红花岗区和贵阳市区的喀斯特面积比重大(分别为81.67%和91.42%)而石漠化较小,说明城镇和乡村的石漠化状况有差异,且前者明显好于后者(图5-3)。

2.峡谷区石漠化状况

喀斯特峡谷区河流普遍下切,地势起伏大而陡峻,土层极薄而零星,加上贵州湿润的气候条件,发生石漠化的危险性较大。对这些喀斯特峡谷县的石漠化状况进行区域统计表明,和高原区一样,峡谷区也是全省石漠化状况较严重的地区(图5-4)。

从石漠化的趋势线与喀斯特比重关系可见,峡谷区和高原区一样,喀斯特面积比重因素并不能对石漠化的形成具有单独影响(表5-6、图5-5)。特别是轻度以上石漠化较小的前四位:习水、威宁、余庆、开阳县的喀斯特面积比重分别为27.92%、69.89%、86.06%、83.63%,更可见喀斯特只不过是提供了石漠化的发生背景,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不绝对。图中两条石漠化曲线的参差不齐说明峡谷区各县市在这两个指标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且比高原区更为显著。

图5-3 贵州高原区各县市喀斯特与石漠化对比

图5-4 贵州全省石漠化与峡谷县的对比

图5-5 贵州峡谷区各县市喀斯特与石漠化对比

3.喀斯特高原区与峡谷区的石漠化对比分析

从整个地区来看,高原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状况相当,且都较严重。高原区的高原面上大多有较厚的风化壳的存在,而峡谷区地表起伏,土层瘠薄,因此从发生石漠化的危险性来比较,高原区低于峡谷区。但是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有着“剥高填洼”的特征,其土粒迁移主要是局部的空间位移,土壤侵蚀是一种选择性的侵蚀过程。由于高原区海拔高,位于地势高处,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明显,为喀斯特侵蚀区。而在峡谷区同时有着正态与负态的喀斯特地貌相间排列,在其陡坡地区可能形成石漠化景观,在低洼地带,可能有土层覆盖,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喀斯特地区坡上侵蚀强度大,土粒在坡下平缓低洼处堆积,大量土粒的侵蚀迁移受微地形控制,仅作了局部小距离的位移,尤其冬春季土粒侵蚀位移距离小,在低洼部位堆积(万国江等,1995),维系了喀斯特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繁衍。即使在峡谷区的裸露型喀斯特分布区,除了溶洼部位也可残留覆土提供草本植物生长,另外还有一些根系深入裂隙的岩生植物,也可阻止石漠化的发生。二者两相加减,使得它们的石漠化状况相当。

图5-6 贵州高原区和峡谷区的喀斯特与喀斯特石漠化

高原区和峡谷区在喀斯特、轻度以上石漠化、中度以上石漠化的比重上大体相当,但也有不同(图5-6)。高原区各县市有67%的县市的喀斯特面积比重超过了80%,有88%的县市超过了60%,而峡谷区各县市只有22%的县市的喀斯特面积比重超过了80%,85%的县市超过了60%,高原区的喀斯特面积比重大于峡谷区。虽然高原区的喀斯特比重比峡谷区要稍高,但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中峡谷区比高原区程度要深些。可见.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背景上发生,但其发展不与喀斯特同步。

二、高原—峡谷区的贫困

贵州喀斯特环境是地理环境中一种特殊重要的地域环境,除峰林溶原条件较好外,峰林槽谷、峰丛坡立谷、峰丛谷地、峰丛洼地等属于世界的一类脆弱的生态环境,其土层瘠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且多是少数民族居住,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社会、经济及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意识诸因素的影响,使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交通比较困难,经济水平低下,自我发展能力很差,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不少地区人畜饮水极为困难(表5-6)。

表5-6 贵州喀斯特高原区、峡谷区与全省的对比

1.高原区的贫困综合分析

高原区地势较平坦,河流溯源侵蚀尚未达及,河流以地表河为主,河流比降小,是全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图5-7)。

图5-7 贵州高原区人均粮食、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贫困人口少:高原区人口是全省总人口的37.1%,而贫困人口只占28%,少了10个百分点。高原区的贫困发生率比全省低近2个百分点。

人均收入高:除了因为高原区农业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又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87%,致使人均粮食比全省少6kg外,其他指标均比全省水平为高,尤以人均GDP是全省的1.423倍。

经济结构较合理:与全省的农业人口比重相比,高原区少了12.6个百分点。产业比重来看,高原区和全省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小而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在高原区中,人均粮食曲线趋于平缓,说明全区各县市的人均占有规模相当接近,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指数起伏很大,一开始就有三个波峰,分别是贵阳的云岩区和乌当区,还有遵义的红花岗区。三个波峰过后,剩下县市的指标指数起点都很低,相互之间起伏不大,这说明高原区的城乡差异特别显著。高原区各县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区,全区除三都县外,其余各县市的喀斯特面积比重都在53%以上,而在全区各县市中,人均粮食最低就是三都县,只有267kg,其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元,也是最低的。由此可见,喀斯特环境并不是贫困的绝对决定因素。

2.峡谷区的贫困综合分析

峡谷区以山地为主,河流深切,坡陡比降大,地表河难以利用而地下河埋藏深,经济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缓慢。

以农业人口为主,经济结构不合理。峡谷区农业人口比重高达90%,第一产业比重达42.8%,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其农业发展的水土条件又不理想,地区经济发展因而缓慢。

土地生产率低。峡谷区的耕地面积并不低于全省,还比全省人均多227m2,但相对这些多出的耕地每年只多产出13kg的粮食。从整个国民经济产值来看,峡谷区经济密度比全省少12.2万元。可见峡谷区的土地利用率高而生产率低。

人均收入低。全区和全省相比,人均GDP少7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少55,42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少11.5元。峡谷区整体经济收入落后于全省。

贫困面大。在贵州26个喀斯特峡谷县中有19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占73.1%。峡谷区总人口占全省39%,而其贫困人口占到47%,贫困发生率也比全省高出1.15个百分点。

在峡谷区中,人均粮食曲线和高原区的一样趋于平缓,人均GDP的走势既平缓数据又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起伏也不如高原区大,说明该区各县市的各几项指标的地区差异不明显,和高原区相比经济落后(图5-8)。

图5-8 贵州峡谷区人均粮食、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3.高原区和峡谷区贫困的对比分析

贵州是农业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的贫困。高原区和峡谷区中,情况也如此。从两区的农业利用条件来看,高原区在农业利用条件的诸多方面都比峡谷区要优越。单就这一点对贫困的产生而言,高原区现状要优于峡谷区(表5-7)。

高原区和峡谷区作经济对比,不难发现峡谷区的贫困状况比高原区严重得多,峡谷区的经济指标大多低于高原区且差距大。峡谷区从指标上看优于高原区的有三点。一是森林覆盖率,峡谷区溶洼部分的植被覆盖弥补了其陡坡地区的石漠化,但也仅比高原区高0.2个百分点。二是人均耕地面积比高原区多出356.9m2。三是人均粮食比高原区多19.1kg,但和多出的耕地相比,不但不能说峡谷区的农业优于高原区,反而证明其土地肥力低,土地生产率大大不及高原区。

表5-7 贵州高原峡谷地貌结构不同单元农业利用条件比较表

(据杨明德,1988)

三、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相关分析

采用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重作为石漠化指标,选取人口密度、贫困发生率、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土地垦殖率、人均耕地面积等19个贫困相关指标,对高原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作对比分析(表5-8)。

1.高原区的石漠化与贫困

通过高原区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区与石漠化极为显著相关的因素有5个,分别是贫困发生率、森林覆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另外还有第一产业比重、储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等4个显著相关的因素。

在高原区,石漠化与贫困发生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此相反的是,石漠化与其他因素之间都是显著的负相关性。可见,高原区的石漠化与其贫困之间紧密相关,随着石漠化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的不断减少和贫困的发生,石漠化对高原区经济的滞

后作用显著。

表5-8 贵州省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相关分析

2.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

峡谷区的情况与高原区不同,与石漠化极为相关的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粮食。除此之外其平均坡度和农业总产值也与石漠化显著相关。在峡谷区原本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石漠化的致贫作用从整个区域上来看不如高原区明显,但在农村地区来看石漠化的经济滞后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峡谷区90%的人口就是农业人口,石漠化是造成峡谷区贫困面大的主要根源。

四、结论与讨论

高原区与峡谷区同为石漠化显著的地区,它们是喀斯特地区中水土流失活动两大区域。虽然二者从发生条件来看,高原区石漠化发生危险性低于峡谷区,但由于在喀斯特地区所流失的土壤有很大一部分并未流入河流而是留在了低洼地区,只做了局部位移,因此它们石漠化相当。同时也提醒我们高原区的水土流失已相当严重。与石漠化程度上相当的情况截然不同,由于高原区农业利用条件优越,峡谷区经济比高原区落后,贫困面大。

在石漠化致贫作用上,高原区石漠化对其经济的滞后影响比峡谷区要明显得多。石漠化的致贫作用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整体上表现显著,而在落后地区集中体现在农业方面。贫困既是一个绝对现象,又是一个相对概念。在较发达的高原区中,石漠化所致的贫困的相对性突出,在落后的峡谷区,石漠化致贫作用更为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