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采血操作及送检的注意事项

简述采血操作及送检的注意事项

采血操作步骤

    让病人坐直或平躺,保持合适的体位,利于护士操作为宜且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让病人衣着应宽松,袖口不宜过紧,以免采血后血管仍然充血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

    记得要叮嘱患者“按压针眼处5-10分钟”,避免血肿引起医患纠纷。

    避免在患皮肤病、皮肤损伤的部位或有瘢痕的部位抽血,以免引起感染。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彻底消毒皮肤,消毒范围8~10cm,消毒后手指不得触摸穿刺部位,采血过程中采血者须经常用乙醇棉球或0.2%过氧乙酸液浸泡的毛巾擦拭双手,尽量保持手指无菌。

    采血时血流不畅应注意查找原因:

    ①针头在静脉内位置不当,针头斜面被静脉壁或瓣阻挡;

    ②穿刺过深或针头斜面未全部进入静脉内;

    ③采血导管被挤压粘连或弯曲变形;

    ④止血带压力不足或过高,造成表浅静脉不充盈或深部静脉回流受阻;

    ⑤献血者精神紧张,出现献血反应,造成静脉痉挛或塌陷。针对上述原因作及时处理,保持血流通畅。

    认真核对袋签、管签上的编号、姓名和血型是否一致,如有标签脱落,须从血袋内重新抽血样复查肝功及血型,结果一致后方可送出。

采血

释义:

因检验或相关需要,由医务人员经静脉、动脉采取血液标本的过程。

方法:

采血由医护人员并经专门采血技术培训的人员来承担,未经专门培训不得上岗;采血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血液的质量和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所以要求每位采血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采血技术。

献血者的护理

①献血后,敷盖在针眼上的棉球、胶布须保留4h以上,以免针眼感染。

②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若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献血者的选择

①年龄 男18~55岁,女18~50岁。超过此年龄者,如果本人自愿、单位同意、体检合格、经医师审定后,男女各可放宽5岁。

②身体健康,无下列病史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痊愈1年,经3次化验血阴性者可献血)、疟疾(停止治疗后3年并无疟疾症状者可献血)、血吸虫病(1年前患过血吸虫病,已痊愈,无肝、脾肿大,又无临床症状者可献血)、肺结核病(已治愈,不再有活动性2年之后,可献血)、性病史或梅毒抗体阳性、艾滋病史或HIV抗体阳性、恶性肿瘤、重度变态反应病、精神失常、经常头痛或晕厥、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血液、内分泌代谢疾病,接受主要脏器切除治疗及其他重要病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1、 病人座位或平躺,合适的体位,利于护士操作为宜。要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2、 病人衣着应宽松,袖口不宜过紧,以免采血后血管仍然充血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袖口非常紧的病人一定要病人将袖子褪下来,否则抽完血袖口太紧类似于止血带的作用,引起针眼处出血。
3、 对于一些粗大血管的患者一定要叮嘱“按压针眼处5-10分钟”,避免血肿引起医患纠纷。
4、 避免在患皮肤病、皮肤损伤的部位或有瘢痕的部位抽血,以免引起感染。对于胳膊很脏的病人,尤其是在夏天,有些病人工作很辛苦,采血部位消毒护士一定要富于耐心、不嫌弃病人多擦几便,否则很容易造成感染。
注意事项
1、采血器械:采血多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试管。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不宜用酒精消毒。
2、采血操作: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裂,采血后应卸下 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
3、防止气体逸散:采集血气分析样本,抽血时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泡,抽出后立即用小橡皮密封针头,隔绝空气。因空气中的氧分压高于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作二氧化碳结力测定时,盛血标本的容器亦应加塞盖紧,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过久,影响检验结果。
4、防止分解及自身变化: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因血液中有些化学成份于离体后极易分解,使其含量改变,如血糖及酶类测定,时间过久 ,由于血细胞酵解可使血糖下降,酶活力变化等。有些化学成份在细胞内外相差悬株,离体时间过长,细胞内外浓度会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电解质等。
5、防止污染:有些检查项目要求极严格,其采血器具及标本容器必须经过化学清洁。如血氨、铜、锌、铁等项目,因其含量极低,稍有 污染即影响结果。作淀粉酶测定时,要防止唾液污染,因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污染后会引起假性淀粉酶升高。
6、防止溶血:作各类生化检验,要防止血细胞破裂溶血,因溶血引起细胞内外浓度改变,可使钾、胆红素、氯化物、无机磷、ALT、 AST、LDH等升高,钠、钙、AKP等降低,溶血对某些实验的反应过程干扰:如血红蛋白可直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酶降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