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

如题所述

1、先秦时代:左尊右卑与右尊左卑

春秋时,楚伐隋,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

出自《左传·桓公八年》

翻译:楚国人以左为上,国君一定在左翼军中,您不要正面和楚王相遇。要攻击楚军的右翼,右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2、秦汉、元代:右尊左卑

发闾左谪戍渔阳。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翻译:把人贬到渔阳做官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出自《史记·田叔列传》

翻译: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

3、其余朝代:均为左尊右卑

4、古代车位的左右尊卑明确固定,均以左尊右卑。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翻译: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

扩展资料:

国际流行 右尊左卑

而新中国的外交礼仪,一开始就与国际接了轨,采纳了以右为上的做法,主方座位在左,客方座位在右。例如,涉外会见宾客,宾主双方在沙发上就坐,会见厅内呈半圆形或英文字母U形排列的沙发,其中间两个左右并列的座位,应分别是主人和主要客人的座位。

主要客人右边,依次是2、3、4……号等客人座位;主人左边则是主方人员的座位。宴会上,主要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悬挂两国国旗时,客方国旗在右,主方国旗在左。凡此种种,在对外交往中,均应掌握以右为上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左右谁为尊 中外各不同(礼仪漫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6
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 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又,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第2个回答  2017-02-12
通常,以左为尊
第3个回答  2017-02-12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著作,比如《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由于几千年的礼制习俗所致,左右成为区别尊卑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被中国人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关于“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这一问题,是很多朋友关心的。大家在社交中,都以尊卑为一个准则,以免出错而失礼。现在中国,大多数情况下是“左尊”,那在古代呢?是否也一样呢?
古代“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不是一成不变的。位置的不同,特定的情况下,尊卑也就不同,“右尊左卑”和“左尊右卑”也在不同的时期出现。
夏商周时期:
周时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天子,同姓从西面向北而上,异姓则从东面而上。这样看来,同姓讲诸侯是在周天子的右边,而异姓则在天子的左边。因此周时以右为尊。但,行军打仗的时候又以右为尊。因此夏商周的左右尊卑不是一成不变的。
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春秋时期与夏商周差不多。战国时期,以右为尊就有了明确记载。《战国策》中记载: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因此,“右”比“左”尊。《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虚左”,从此可以看出古代坐车以左为尊。古代的车分民车和兵车两种。民车,古制是一车三人,御者居中,骖乘在右,尊者在左。
秦汉时期:
《史记》记载: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闾右一般都是富人或者官吏,闾左一般都是穷人。《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刘邦是客,而范增算是陪,由此,证明右为尊。《史记》还记载:陈平让周勃右相,右相大于左相。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汉朝是以右为尊的。
魏晋时期:
左仆射大于右仆射,左丞大于右丞。在官职方面以左为尊。
隋唐宋时期:
以左为尊。到唐玄宗时期,李林甫、杨国忠,身为右相,权力却超过了左相。但这些人之前本来就地位低下,因此唐朝还是以左为尊的。宋朝也一样。
明朝:
明朝以“左”为尊。
各个时期的左右尊卑是不一样的。“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男左女右。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因此根据男左女右来看,左为尊。
2:无出其右。
这个词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相近似。《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班固《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从这一点来看,以右为尊。
3:古代书写格式。
古代书写,都是从右往左,因此右为尊。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并没有太过于强调具体是左尊还是右尊,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坐车、军队、阴阳都是以左为尊;官职、出身大多以右为尊。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左右的尊卑都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左尊还是右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