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裸辞副局长黄艳:当公务员后知道什么叫艰辛

如题所述

黄艳花了5年的时间适应“黄副局长”的职位,用15分钟下定决心递交辞职报告。
“再不走,我就没有这个勇气和激情出来了。”她说。
2015年5月初,30岁的黄艳辞去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一职;近日,她接受民办学校湖南信息学院的聘用,即将成为校长助理兼任人事处处长。
跳脱出仕途的黄艳显得如释重负:“直到递交辞呈的前一刻,我还有些压力,生怕自己做不好份内的工作。”
5年仕途,始于情怀,终于恐慌。
情怀
2010年,25岁的黄艳参加湖北省宜昌市公开招聘科级干部的考试,于3000人中竞争200个名额,最终她入职宜昌市秭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为“黄副局长”,副科级。
秭归县是屈原故里,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辖40余万人口,距离黄艳的故乡湖南常德约300余公里。
彼时,黄艳刚从云南大学毕业,数学系硕士。
“我在就业选择方面并没有什么局限性。当时考公务员是因为,从事政府行政工作是我的梦想。”黄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忆。
她说自己出身于农民家庭,在记忆里,家族从未与行政挂边。
“我觉得行政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不懂行政与生活的关系,行政如何影响社会。如果不进入行政系统,遇到问题我可能会像大多数体制外的群众一样抱怨政府,或者觉得自己力量薄弱无可奈何。但进了行政系统我就更了解政策动向,熟悉政府的做法,虽然我还是不能做什么,但我觉得认识也是一种进步。”
她说,看透行政就看懂了社会。
“那么你现在看透了吗?”
“不说懂了,只能说比较熟悉。”
困惑
在父母眼里,黄艳学而优则仕,无疑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当他们听闻女儿有辞职的念想,异常反对,着急得整夜叹气,睡不着觉。
“我爸当时跟我说千万不能辞职,熬也要熬下去,女孩子要安分不要瞎折腾。”
黄艳辞职的念想源于恐慌。
“我喜欢动脑筋,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在公务员系统里,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很多事情不是由你来决定的。我一直在执行,有时候可能甚至不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在想,难道我这一生都要周而复始地执行下去吗?”
当她独处的时候,这种疑惑变为恐慌。
由于是异地公务员,黄艳租住在一个20平米左右的房间。她形容晚上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有时做了两个人的饭,她一个人吃,食之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她也懒得花心思做饭,煮个青菜一碗米饭,中午一半,晚上一半将就着吃。生病时,一个人在宿舍里躺两天,“没人理你,好了继续去上班。”
“每当我做梦惊醒,一看周围空无一人,感到莫名的恐慌。”黄艳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