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有哪些

如题所述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称首次效应或优先效应,指人们在对陌生人的了解中,最先接触到的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会占据优势地位,类似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这种第一印象对于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成为日后交往的依据。首因效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缺陷,因为它带有明显的主观推断和先入为主的色彩,会干扰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在了解某人时,对其某种特征和品质有着清晰明显的印象,由于这个印象非常突出,会掩盖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了解。这种反应可以被描述为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或者说是某种特征或品质像一个光环一样笼罩着这个人,使观察者无法注意到他的其他特征和品质,从而根据一个特征或品质对整个人做出判断。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描述为“一俊遮百丑”。
3、定型效应:定型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关于各种类型的固定形象,使得人们在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照其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归类,并根据自己对这类人的固定形象来判断其个性特征。例如,工人比较坦率,农民比较朴实,江浙人聪明伶俐,善于随机应变,山东人刚毅正直,能吃苦耐劳。定型效应在某些条件下有利于对他人作概括性的反映,但它也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常常会造成偏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确印象的形成。
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指人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了解一个人时,倾向于把自己的某些特性归到认识对象身上,特别是在被了解对象和自己年龄、职业相同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这种效应使人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会认为对方更像自己,从而歪曲了对被了解对象的某些特性。除此之外,还有近因效应、浸润效应等。尽管这些效应在对他人的认知中也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它们都具有主观、推断、片面感知、先入为主等特点,因此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容易导致认知偏差,甚至产生错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