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没有禁用物质进入运动员体内是谁的个人责任

如题所述

确保没有禁用物质进入运动员体内是运动员的个人责任。运动员要对发现于他们身体样本内的任何禁用物质或它的代谢物或标记物负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禁用物质清单已经增加到100多种。这些药物有兴奋剂的作用。
属于体育比赛中违禁的药物大约有100多种,可分为以下七类:
1.镇痛剂
有杜冷丁、美*痛、二乙酰吗啡(海洛因)、乙基吗啡(狄*宁)--等20多种。它们对人的神经中枢有兴奋作用,服用后能使人体产生一种痛快感和心理兴奋,降低疼痛,出现幻觉,从而抑制伤痛,增强竞技能力。它们多属成瘾性毒品,长期使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引起严重的性格改变,包括使人变得冷漠、神思恍惚,诱发生命危险,滥用麻醉剂者容易卷入暴力行动和犯罪活动。
2.镇静剂
有醋丁酰心安、**洛尔、心得安等10多种。它们能阻断交感神经节,会降低人体的血压和心律,提高镇静感,稳定情绪,抑制手的颤抖。使用后可以提高射击、射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但滥用此类药物,会引起头晕、失眠、抑郁、幻觉、心跳过缓、低血压,严重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若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则会引发心跳过速、心肌梗死,乃至突然死亡。
3.兴奋剂
有40多种。例如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素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是增强人的精神和体力,消除疲劳,提高速度,提高人体反应的敏感性,改善运动中的竞技状态。如短跑比赛中的起跑和游泳比赛中短跑离项目的起跳入水。但长期使用会有瘾,导致过度兴奋与焦虑,进一步影响人体本身判断力而容易受伤;使心率、血压急速上升有可能造成脱水、脑溢血及心脏病发作,心血管系统紊乱,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可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引起心脏衰竭而造成死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引起的副作用包括焦虑烦躁、神经紧张、易怒和失眠。有些刺激剂还会引起性格改变,使人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或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困难等现象,有时还会引发妄想症和精神病。
4.甾体同化激素
有氯睾-酮、双氧睾-酮、乙诺酮等20多种。服用这类激素后,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力量,提高竞技能力。有人把它比喻为好象给运动员以另一个强健的体魄。一般在参加短跑、举重、健美等比赛的运动员中发现使用。例如,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中约*逊就是使用了这种药物创造成了所谓的100米跑世界纪录。运动员若大量使用这类药品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肌肉较快地发展,但同时会破坏肌体,甚至造成膝盖破裂、肌肉体脱离肌带、干扰人体的自然激素平衡。男子服用后会发生抑制雄性激素分泌、睾丸缩小、精子减少、胸部扩大,早秃;女子服用后,会发生男性化、月经失调、毛发增多、声调变低、皮肤粗糙。严重的还会损害肾脏、心脏,诱发肝癌和心脏病。青少年服用会造成停止生长发育的后果。
5.肽类激素
共有4种,都是内源性激素,使用后可起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因而也被禁用。肽激素(hCG和hGH)几年前才由人和动物(猴、牛)的生物物质(尿、垂体)制成,具有传染病的危险。使用人体生长激素将会带来感染致命疾病(如艾滋病)的高度风险,迄今已有因使用生长激素而感染脑病毒致死的记载。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素敏感度,引起不耐葡萄糖。据国外报道,80%的生长激素使用者患了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
6.利尿剂
共有10余种,如乙酰唑胺、丁苯氧酸、利*酸、甘*醇、双氢克尿塞等。它们的作用是增加人尿的排泄。能把积聚在皮下腹腔中多余的水份尽量排泄出来,从而达到短时间内减轻体重的目的。在举重、拳击、柔道、摔跤及其他与体重有关的比赛中有人服用。使用这类利尿剂会对人体的肝脏和造血系统带来危害。大剂量和长期使用利尿剂可使尿中的盐和电解质过度流失,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因体液流失而导致大幅度减体重,会引起腹部和小腿肌肉痉挛。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因导致心律不齐或心脏衰竭而危及生命。据国外报道,国际健美比赛中已有一些运动员因大剂量使用利尿剂而死亡。
7.遮蔽剂
通常有表睾-酮和丙磺舒两种。其中的表睾-酮使用后,可使睾-酮与表睾-酮的比值变小,从而遮蔽了睾-酮的违禁使用。丙磺舒使用后,则可以抑制合成类固醇药物在尿中的排出,从而使这类药物的浓度降低,不易被检出。
运动员服用禁药的处罚规定
1、个人比赛成绩的自动取消
在比赛内的兴奋剂检查中违规,运动员在该项比赛中所获得的个人成绩包括取得的奖牌、积分和奖金等所有的比赛结果将被自动取消,而无论运动员是否有过失。除了单项比赛中的成绩,运动员可能在整个赛事期间获得的所有比赛成绩都将自动取消。如某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参加2项比赛,其中一项比赛中被查出兴奋剂违规,则2项成绩将同时自动取消,除非运动员能证实自己对违规无过错和无疏忽。
2、因使用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而被禁赛
运动员比赛成绩取消后,还可能面临被禁赛的处罚,根据规定在从运动员体内采集的样品中,发现禁用物质;或者发现运动员持有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有使用或企图使用某种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的行为,运动员将被禁赛。
禁赛期为:如果是第一次被发现违规,禁赛2年。
如果是第二次被发现违规,则运动员将被终身禁赛。在具体情况中,运动员如能证明不是故意服用兴奋剂物质,而是在服用其他药品中常用的物质,如含有禁用刺激剂的感冒药,没有通过检测的话。对运动员的处罚是:第一次违规:最轻的处罚为警告和训诫,但不失去参加比赛的资格;最长的处罚期为禁赛1年。第二次违规:禁赛2年。第三次违规:终身禁赛。
3、终身禁赛
如果运动员从事任何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的交易。禁赛期最少为4年,直至终身禁赛。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以外未能提供行踪信息或错过检查的情况,禁赛期最少3个月,最多2年。特殊情况下的免除或减轻处罚。运动员能够证明自己对违规无过错和无疏忽,则将免除禁赛的处罚。但是运动员必须举证禁用物质是如何进入其体内的。如果运动员只能证实自己无重大过错和无重大疏忽,可以缩减禁赛期,缩减后的禁赛期不得少于有可能被处罚的禁赛期的二分之一。如果适用的是终身禁赛,则缩减后的禁赛罚期不得少于8年。免除处罚仅对那些确实特殊的情况有影响,对绝大多数案件是不适用的。只有运动员能够证明自己尽到了应尽的注意义务,才能因无过错和无疏忽而免除全部处罚。
协助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处罚
《反兴奋剂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98号)第四十条:运动员辅助人员组织、强迫、欺骗、教唆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4年内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造成运动员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运动员辅助人员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或者协助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或者实施影响采样结果行为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2年内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造成运动员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五条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