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大学生很迷茫呢?

如题所述

很少有人去图书馆看书更多是把它当成了一个自习的地方,即使看书也只会看相关专业的书,认为看其它书等于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带着一种实用价值去评价一件事情该不该去做有没有意义,看似很聪明实际上是一种愚蠢,记得一次英语考试一篇阅读讲了美国经济大萧条,很多人都很难去理解,幸好自己之前读过关于美国历史的书籍,当时看那方面的书纯粹是自己想去了解,没想到后面却帮了大忙。
读书和学习实在不要带着太强的目的性,不了解的未知的其实都应该去主动了解,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觉得自己大学学的东西没有用,几乎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起,前期甚至还不如学历比他低的人,让人不禁想起读书无用论再一次盛行,读书上大学真的没有用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过书的人一直以来是被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大学生也自然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一旦考上好大学意味着会有一个好的工作,人变得很有知识无所不知,走上人生巅峰指日可待,读书目的明确就是为了高考,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理解。
读书不一定在学校读书不是只读教科书,大学生缺少了社会的实践,现在大学教育仿佛像一个封闭的圈子一样,教的东西与社会脱节严重。很多领导最害怕带的就是大学生,宁愿找一些有社会经验的,还有就是各个大学之间差距很大,包括同样是985,211院校也有差距,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终究很片面,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学问都需要去了解,上大学只是一个途径而已,不要夸大他的作用也不要无视他,很多高中生别人问他有什么理想,只说了一句话考个好的大学,每每看到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心里感动学生们努力拼搏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悲哀对读书畸形的一种理解。
没有高考你拿什么去跟富二代拼,白岩松的一句话让人觉得高考是中国目前最公平的手段,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但是随着教育资源条件的不均衡,寒门再难出贵子有的家庭本来就不富裕反而还娇生惯养,公平只是相对的在规则制度公平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想办法改变个体的差异,富有的家庭会请私人教师报培训班,贫穷或者一般家庭完全靠自觉,这种差异化就形成了,因此就算制度规则是公平的,但是过程和结果却不是那么公平,就像一个普通人去挑战拳击手就算在统一规则下,结局其实早已经就注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5
一、没有目标。不同于中学时期一心只有学习,哪怕不知道要考哪个大学,但是至少还有一个努力上本科的模糊观念,因此生活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到了大学后,上大学的想法得到了实现,而又不知道还想实现些什么,大多数的学生就突然失去了的目标,一下子不懂还能干些啥,于是出现了过一天是一天的迷茫状态。

二、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同于过去十几年主要以学习课本的中小学生活,大学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课内的知识,还要为未来工作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发展多项技能。面对突然多起来的实践、实习等众多活动,学生们一边感到束手无措,一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使自身每天陷入自己无用的状态中。1、很多大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拼命学习,进入大学后不再受约束,只能靠自律,他们不再认真学习,对将来就业没目标,没有去做规划,导致想要的未来和现状不符,一边想着努力学习才有好的前途一边又管不住自己不愿意学习,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最终的结果是大学生普遍感到很迷茫。

2.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好,受父母溺爱致使他们实践能力不强,很多学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真正需要解决问题时就发现能力不足,以至于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将要长大成人,要独立起来,但很多生活方面的常识不懂。

3.在就业的心态上浮躁、急功近利,要求:职位好、工资高。但不满于现状又不愿意努力,他们清楚的知道学院毕业证也只是一个找工作的敲门砖罢了。

4. 二本类的大学生似乎是大学生中一个占比很多的群体。跟名校学生的光鲜简历比起来,他们丝毫不占优势。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在招聘启事上说明:非985、211类应届生概不接收。他们知道普通大学也有好学生,不过社会环境如此,他们不得不这样选择。我们跟一些专科类学校比起来,按说有一个本科学历要占一些优势,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宁愿要一些没有本科学历,但有一些实习经验的学生。于是我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去考取更多证书去考研达到一个更高的学历,可能这些都并不是我们内心真心想要的,面对不公平对待,我们时常觉得迷茫不知道为何自己要这么拼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