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时候发过大水?

如题所述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每4.2年1次。随着人口增加、围湖垦荒加剧,蓄洪面积逐渐缩小,致使洪水灾害更加频繁。从清初到建国前,发展到平均每五年左右即发生一次较大的洪灾。

长江流域,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00余公里。

仅长江近代史就发生几次特大洪水灾难。

1911年,长江洪水。

1931年,长江洪水。

1935年,长江洪水。

这三次的洪水灾难以1931年次最为严重。
1911年9月,长江洪涝灾害影响了中国4个省份1800平方公里的地区,并摧毁了50万居民的家园,10万人被淹死,另有10万人死于“饥饿的掠夺者”的团伙。此次强降雨使河流的水位上升到危险点,导致大洪水。洪水将摧毁中国中部和东部的农作物,造成区域饥荒,大约3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淹没,造成数百万难民。随着民间话语的崩溃,粮食短缺导致骚乱和犯罪率飙升。

1931年7月,正是中国危难重重的时期:国内连年内战,战祸不断,民生艰难;日本正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长江水灾时,当年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

8月上旬,长江上游又相继出现较大的暴雨, 并涉及中游区,使江水猛涨。川水东下时, 长江中下游底水已高,又值普降大雨,所以两岸堤防大都攒口。全流域较大干、支、民堤溃口达354处,湖北省69县中有45县受灾,重灾39县。安徽、江苏灾害也相当严重,沿岸城市包括南京在内均浸泡在水中,津浦铁路停运54天。

这次水灾被广泛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且肯定是20世纪导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

据统计,死亡人数估计在40万到400万之间。其中,长江流域的泄洪区的死亡人数达20万,受灾人口2850万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 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 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
长江在1300多年间水灾200多次: 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公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
1932年汉江大水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
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最高水位达29.73m,超出1931折决堤水位2.8m,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但受灾农田仍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
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3万公顷耕地受淹,倒房160万间 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513.3公顷,死7.5万人。
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东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停车18天。
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涝成灾,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仅安徽、湖北两省55个县市受淹,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
海河在580年间水灾387次:
1939年海河大水,淹天津,333.3万公顷耕地、800万人受灾,冲毁铁路160公里。
1956年淹地285.3公顷,受灾1500万人。
1963年淹地380万公顷,倒房1450万间,冲毁铁路75公里,损失60亿元。
在其它流域,如1915年珠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43.2万公顷,灾民300多万,死伤10余万人。1932年松花江暴雨洪灾,哈尔滨市被淹1个多月,12万人无家可归,淹死、病死灾民2万余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