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究竟源于何处?

日语究竟源于何处?

日语
来源于: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
日本语
发音: nʲihoŋgo(nʲippoŋŋo)
使用在 日本等(参考#分布一节)
区域: 东亚、大洋洲
使用人数: 约1.3亿
排名: 9
语系: 有争议,有属於阿尔泰语系或孤立语言等多种论点
日本语族
日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日本
管理机构: 日本文化厅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ja
ISO 639-2: jpn
ISO 639-3: 两者之一:
jpn – 日语
ojp – 中古日语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日本语
假名 にほんご
罗马字 Nihongo
日语(日本语,发音:にほんご 文件-播放),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日本的官方语言。其语言系属有争议,有人认为可划入阿尔泰语系,也有日本学者认为是孤立语言或日本语系。

日语复杂的书写系统是其一大特徵,其书写系统包括了日语汉字(大多数的汉字又有音读及训读两种念法)、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同时也可以以日语罗马字转写为拉丁字母。在音韵方面,除了促音「っ」和拨音「ん」外,开音节(open syllable)语言的特徵强烈,且具有音拍(mora)。在重音方面,属於音高重音(pitch accent)。在语序方面,句子由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构成,属於主宾谓结构,且是具代表性的话题优先语言之一。在形态学(morphology)上,属於黏著语。

在语汇方面,除了自古传下来的和语外,还有中国传入的汉字词。近来由各国传入的外来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在对人表现上,日语显得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等的区别,以及发达的敬语体系。而在方言的部份,以日本东部及西部两者间的差异较大,称为关东音和关西音。此外,对於失聪者,有对应日语文法及音韵系统的日本手语存在。

分布
日语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在日本国内。虽然不论是日本国内或国外都没有做过有关日语人口数的调查,但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计算的。

在日本国内,法令上并没有正式规定日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或国家语言,但《法院法》第74条却规定:「法院,采用日语」[1]。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兴法》中已将「日语」与「国语」同等看待(第三条第二款:「要振兴文字及活字文化,必须充分的体认到『国语』是日本文化的基石。」、第九条:「国家,应当尽可能...(中略)...支援将『日语』的出版物翻译为外国语言...」[2])。此外,各级学校的「国语科」所教授的内容是日语。

在日本国外,主要使用日语的有中南美洲(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多明尼加及巴拉圭等)和夏威夷等地区的日本人移民[3] [4] [5],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经过三、四代以后就不再说日语了[6]。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占领的地区,主要包括朝鲜半岛、台湾、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库页岛及南洋诸岛(现在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帛琉、马绍尔群岛及密克罗尼西亚),至今还有一部分在当时曾受过日语教育者能够使用日语[7]。

日本国外的日语学习者,韩国约90万人,中国约40万人,澳洲约40万人,亚洲及大洋州地区总计算约235万人。而有进行日语教育的国家,约有120个。同时,在日本国内的日语学习者,约10万人至13万人。

[编辑] 日语发音

[编辑] 五十音图(日语字母表)
通常把日语的50个基本发音所排成的表称为「五十音图」。

下表的每一行可以称为相应的「あ(a)行」,「か(ka)行」;每一段可以被称为相应的「あ(a)段」,「い(i)段」。每行的第一排字母,如「あ」,称为平假名,第二行,如「ア」为片假名。假名后面的汉字是该假名的字形来源。平假名来自该汉字的草书形式,片假名来自该汉字的某个偏旁部首。

a i u e o 备注
a
あ(安)
ア(阿) i
い(以)
イ(伊) u
う(宇)
ウ(宇) e
え(衣)
エ(江) o
お(於)
オ(於) う(u)的发音和英文与中文的u的发音稍有不同。发日文的u时、嘴巴的形状不是圆的、而是较扁。/ɯ/listen 文件-播放
K ka
か(加)
カ(加) ki
き(几)
キ(几) ku
く(久)
ク(久) ke
け(计)
ケ(介) ko
こ(已)
コ(已)
S sa
さ(左)
サ(散) si(shi)
し(之)
シ(之) su
す(寸)
ス(须) se
せ(世)
セ(世) so
そ(曾)
ソ(曾) し (si)的罗马字有两种、si为日本政府推荐用法、括号中的shi为黑本式罗马字。下面的ti、tu也是。し (si/shi)念作「细」。
T ta
た(太)
タ(多) ti(chi)
ち(知)
チ(千) tu(tsu)
つ(川)
ツ(川) te
て(天)
テ(天) to
と(止)
ト(止) ち (ti/chi)念作「气」、つ (tu/tsu)念作「次」。
N na
な(奈)
ナ(奈) ni
に(仁)
ニ(二) nu
ぬ(奴)
ヌ(奴) ne
ね(祢)
ネ(祢) no
の(乃)
ノ(乃)
H ha
は(波)
ハ(八) hi
ひ(比)
ヒ(比) hu(fu)
ふ(不)
フ(不) he
へ(部)
ヘ(部) ho
ほ(保)
ホ(保) 在罗马字中hu(ふ)通常被拼写成 fu。
M ma
ま(末)
マ(万) mi
み(美)
ミ(三) mu
む(武)
ム(牟) me
め(女)
メ(女) mo
も(毛)
モ(毛)
Y ya
や(也)
ヤ(也) - yu
ゆ(由)
ユ(由) - yo
よ(与)
ヨ(与) yi和ye在日语中由於口语的变更已经不用了。
R ra
ら(良)
ラ(良) ri
り(利)
リ(利) ru
る(留)
ル(流) re
れ(礼)
レ(礼) ro
ろ(吕)
ロ(吕) 注意日语中r的发音是介於中文l和r之间的。
W wa
わ(和)
ワ(和) (wi)
ゐ (为)
ヰ (井) - (we)
ゑ (惠)
ヱ (慧) wo(o)
を(远)
ヲ(乎) wi(ゐ)和we(ゑ)在日语中由於口语的变更已经不用了。
wo(を)的发音和 o(お)相同。
N n
ん(无)
ン(尓) ん 是一个单独的音节。

[编辑] 浊音和半浊音
浊音主要是在清音的右上角添加两点「゛」表示、而ha行假名加上一个圆圈「゜」表示半浊音。

A I U E O 备注
G ga

ガ gi

ギ gu

グ ge

ゲ go


Z za

ザ ji

ジ zu

ズ ze

ゼ zo

ゾ 「zi」发作「ji」。
D da

ダ ji

ヂ zu

ヅ de

デ do

ド 「di」发作「ji」、「du」发作「zu」
B ba

バ bi

ビ bu

ブ be

ベ bo


P pa

パ pi

ピ pu

プ pe

ペ po



[编辑] 拗音
ya yu yo 备注
K kya
きゃ キャ kyu
きゅ キュ kyo
きょ キョ
S sha
しゃ シャ shu
しゅ シュ sho
しょ ショ 又作: sya, syu, syo.
T cha
ちゃ チャ chu
ちゅ チュ cho
ちょ チョ 又作: tya, tyu, tyo.
N nya
にゃ ニャ nyu
にゅ ニュ nyo
にょ ニョ
H hya
ひゃ ヒャ hyu
ひゅ ヒュ hyo
ひょ ヒョ
M mya
みゃ ミャ myu
みゅ ミュ myo
みょ ミョ
R rya
りゃ リャ ryu
りゅ リュ ryo
りょ リョ
G gya
ぎゃ ギャ gyu
ぎゅ ギュ gyo
ぎょ ギョ
Z ja
じゃ ジャ ju
じゅ ジュ jo
じょ ジョ 又作: zya, zyu, zyo
B bya
びゃ ビャ byu
びゅ ビュ byo
びょ ビョ
P pya
ぴゃ ピャ pyu
ぴゅ ピュ pyo
ぴょ ピョ

注:片假名的ウ(u)加上浊点「゛」后可以用来表示外来语的「v」音。va、vi、vu、ve、vo 分别写作 ヴァ、ヴィ、ヴ、ヴェ、ヴォ。以前「v」音也曾经在わ行的片假名上加浊点来表示:ヷ = va,ヸ = vi,ヹ = ve,ヺ = vo,但这种写法现在已经几乎不用了。

促音
使用小体书写的平假名「っ」或片假名「ッ」表示音节突然中断,前一拍的末尾添加后一拍开头的辅音,形成一个促音。促音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在念的时候虽然不发音,但是要停顿。

促音通常是中古汉语入声字的残留、在罗马字中则以重复下一字之子音(若无子音、使用h)为表记。例:
「日本」=「日」+「本」;「日」=「にち」(nichi)、「本」=「ほん」(hon)。
当把「日」和「本」放在一起念的时候,「日」的后半个音节「ち」(chi)变为促音,「本」的发生半浊音变化,念为「p」。所以「日本」的日文念法由「にちほん」(Nichi-hon)缩简为「にっぽん」(Nippon念Ni.p-po.n)。

长音
使用平假名时,当跟在后面的字母与前一个字母属於同一段时,前面的字母的母音就会变成长音。注意的是「i」跟在「e」的后面及「u」跟在「o」段字母的后面时也可以表明长音,例如 けいさつ (警察) 和 しょうねん (少年),ke与sho的音都要拉长。转写罗马字时,长音可以用加上一个英文字母,或在延长的母音上加上一横或一个尖头表示。所以 けいさつ = keisatsu/kēsatsu/kêsatsu、しょうねん = shounen/shōnen/shônen。
要说明的是,日本的一些专用名称,比如东京、大阪、京都由於它们的名字在英文裏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所以它们的罗马字的长音一般不特别表示;要表示也只会用横线或尖头。在写罗马字时,とうきょう (东京) = Tokyo/Tōkyō/Tôkyô,但不是 Toukyou。同样的道理,おおさか (大阪) = Osaka/Ōsaka/Ôsaka,但不是 Oosaka;きょうと (京都) = Kyoto/Kyōto/Kyôto,但不是 Kyouto。

使用片假名写出罗马字拼音时、长音一律使用「ー」来表示。例如:スクール(sukuuru) = school。 但如是姓氏,将之转化为罗马字时,除上述所说在用横线或尖头外,基本上日本人是会利用「h」来分之为长音。例如:大庭(おおば)将会转化为 Ohba,大野(おおの)将会转成 Ohno。

假名的演变
日本最早出现文字的文物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那时的日本学者使用汉字来给日语表音、称为「训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了万叶假名、最早出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这种方式借用了汉语的表音功能而舍弃了其结构性、再加上汉语没有词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动词、在公元9世纪先后创造了以汉字正体为蓝本的片假名和以汉字草体为蓝本的平假名、将日本的文字彻底进化到表记文字的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9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语言都是本土本民族的先民在劳动生息中,经过发明,筛选,认定,约定俗成的。只是远古先民只有口头语言,没有记事用的书面语言。直到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是只有口头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日语也是这样,现有语言,后有文字的。唐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文化经济等最发达的国家,成为世界诸国变法改革学习的楷模。自隋代开始尤其是唐代,日本先后派遣了19批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被称为遣随使、 遣唐使的人将留学中掌握的汉语 ,移植到本国语言中,并经过进一步创新,发明了日语的拼音文字----假名,形成了日本文字语言的雏形。为了方便实用,经过提炼定型,日本文字语言中包括了汉字、假名。并且与时具进,近代又从欧美等许多国家在引进技术文化的同时,引进语言----外来语,不断丰富了日语的表达内容。
可以说:日语是消化吸收外来文化,改进本土文化,突出实用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语言典范。
第2个回答  2008-11-19
日语应该说是源于中国的加上本国原有的语言相结合的结果,日语里有吴音(南北朝时期的吴国),唐音(也就是唐朝)。在汉字没有传到日本之前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
第3个回答  2008-11-19
我要是说日本 LZ会怎么想啊……
其实事实就是这样 这也是日本汉字训读的原因(音读当然就是很像咱们的念法,只不过据说更像江浙、山东一带的读音)
只不过他们以前没有字,中国的汉字传过去之后他们觉得很牛B,就把汉字沿用了(还改成了各种假名……)
第4个回答  2008-11-19
文字源于中国,包括汉字和假名,因为假名也是有汉字逐步演变过来的。当然在这之前日本有他自己的语言,只是没有形成文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