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哪两个国家在反意大利殖民战争中获胜了?

听说一共就只有两个国家,哪两个?
有英文名字更好。。。。谢谢!

据我所知只有一个国家埃塞俄比亚(Ethiopia)反对意大利的殖民战争,但是共进行了两次战争,一次是19世纪末,埃军胜利,另一次是二战前,意军胜利,埃皇帝流亡英国,国家被吞并.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殖民主义统治的战争,是以埃塞俄比亚的胜利,意大利殖民者的失败而告结束的。它对西欧殖民主义势力是一次有力反击,为整个非洲反殖民统治的斗争树起了一面旗帜。
1870年,意大利国家刚统一,就加入了西欧殖民主义对非洲的殖民掠夺狂潮。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扼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航线咽喉的非洲之角,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成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对象。80年代中,埃塞俄比亚为英、法、意的殖民地所包围,三国的势力相继侵入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在瓜分非洲的争夺中,因分赃不满意,在取得厄立特里亚和索马利兰一部分以后,一心想吞并埃塞俄比亚。1885年,意大利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在马萨瓦至贝卢尔沿岸一带(达纳基尔部族的领土)站住脚后,遂向埃塞俄比亚北部腹地推进,迫使埃塞俄比亚于1889年5月2日签订了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割给意大利。根据补充协定,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得到200万里拉的赔偿。意大利随心所欲地解释条约的第十七条(阿姆哈拉文本为:皇帝“可以求援于”意大利;意大利文本用“同意”一词代替了“可以”,而该词在罗马则被解释为“必须”)。
埃与意签订条约的同年(1889年),意大利宣布将埃塞俄比亚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领土(阿斯马拉)。1890年,意大利把在红海沿岸占领的全部领土合并为它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埃塞俄比亚人民以极大的愤怒反对意大利这一欺诈行为。麦纳利克皇帝提出抗议,宣布废止《乌西亚利条约》,同时和法国订立协定,向法国购买军火,用法国军官训练军队。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人民要求停止一切内讧,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麦纳利克的统治适应了这一要求,平息了国内各种分裂活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1893年2月12日,麦纳利克向意政府宣布:
从1894年5月2日起,埃塞俄比亚将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为了进行武装干涉,意政府组建了一支1.4万人的军团,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1894年7月17日,意军进入卡萨拉并对埃军展开战斗行动。
麦纳利克在1895年9月17日发布的“告全国人民书”中说:“……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我希望看到我们的全体战士都团结在我的周围。”埃塞俄比亚人民万众一心,纷纷响应麦纳利克的号召,显示出空前的团结。人民在短期内捐款了大量衣物和粮食,全国各地的战士几乎都来参加抗战。麦纳利克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其中有1万名骑兵。埃塞俄比亚的各大封建主同时也是他们所辖各省的司令官,麦纳利克的嫡系部队是埃军的核心力量。1895年12月,意大利远征军连续8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
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麦纳利克二世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垃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隔很远的意军纵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效反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5000人,伤
6000—10000人。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
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的胜利,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巴缔结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胜利,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彻底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使埃塞俄比亚成了唯一以胜利的民族战争抵抗外国侵略、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它为非洲人民树立了英勇斗争的榜样和旗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9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不过厄立特里亚是后来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的。
厄立特里亚历史上曾是阿克苏姆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后长期受埃塞俄比亚王国统治;1869年意大利人开始吞占厄立特里亚地盘,1882年将其宣布为殖民地。1890年,意把各占领区合为统一的殖民地,称“厄立特里亚”,这就是厄立特里亚名称的由来。1941年意大利退出,厄被英国占领,成为托管地。1950年在美国等13个国家建议下,联合国通过390号决议,建议厄立特里亚作为自治单位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双方于1952年成立联邦,英军也于当年撤离。1962年,厄议会在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压力下,通过有关厄与埃塞合并的决议,从此厄成为埃塞的一个省。长期以来,厄人民一直在为厄独立而斗争。1958年流亡国外的厄中层人士成立了“厄立特里亚解放运动”。1961年9月,一些民族主义者又成立了“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并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开始了武装斗争,从而拉开了埃塞俄比亚“内战”的序幕。1969年,该阵线内部分裂,一部分分出去的人成立了“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厄人阵),并继续为独立搞武装斗争,虽几经埃塞政府军的打击、围剿,但最终于1991年5月与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人阵)的武装力量一起推翻了门格斯图政府。同年5月29日,厄人阵宣布成立厄立特里亚临时政府,随后又与埃塞过渡政府达成协议,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并决定于1993年4月下旬由厄举行公决,决定厄的独立问题。1993年4月23—25日,厄举行了关于厄独立的公民投票,99.8%的选民赞成独立。埃塞过渡政府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
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早在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就在这里建立了努比亚王国。公元之初,这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曾是非洲伟大的文化中心。公元13-16世纪,阿姆哈拉人建立了强盛的阿比西尼亚王国。西方殖民者15世纪侵入非洲后,埃塞曾几度沦为英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16世纪,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相继入侵。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68年英国入侵。1890年意大利入侵,并宣布埃受其“保护”。1896年3月1日,埃军击败意军,同年10月意承认埃独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彻底赶走了殖民主义者。1930年11月,埃皇海尔·塞拉西一世登基。埃塞俄比亚的国名1941年正式启用。它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1974年9月,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接管政权,废黜帝制。1987年9月,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8年埃塞俄比亚爆发内战。1991年5月,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推翻门格斯图政权,同年7月成立过渡政府。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
第2个回答  2008-11-2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狂潮的时候,非洲保持独立的国家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 其中埃塞俄比亚进行过反对意大利侵略的斗争.并最后取得胜利.在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接受其“保护”。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独立。
第3个回答  2008-11-19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殖民主义统治的战
争,是以埃塞俄比亚的胜利,意大利殖民者的失败而告结束
的。它对西欧殖民主义势力是一次有力反击,为整个非洲反
殖民统治的斗争树起了一面旗帜。
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的胜利,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
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巴缔结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
的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胜
利,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彻底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在
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使埃塞俄比亚成了唯一以胜利的民族战
争抵抗外国侵略、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它为非洲人民树立
了英勇斗争的榜样和旗帜。
受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的影响,埃及、苏丹人民曾
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在西非爆发了若干次反对法国的殖民扩
张。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人民以各种形式反抗英国的侵略,
最大规模的有坦噶尼喀反对德国的武装斗争。1905年,坦桑
尼亚人民举行了著名的马及马及起义,斗争烈火燃遍了从达
累斯萨拉姆到基洛萨以南,从基洛萨至马拉维湖以东的整个
地区。1904—1908年间,西南非洲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德起义,
与马及马及起义遥相呼应,汇成了非洲民族解放的巨大洪流。
第4个回答  2008-11-19
埃塞俄比亚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