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从中出土了哪些文物?

如题所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滕州市(现枣庄市滕州市)北辛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该遗址位于沂水县许家湖镇邵家宅村南,东部紧邻沂河,北、西两侧被丘岭环绕,属岭前冲积平原向河边台地过渡地段,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内涵较为丰富,采集遗物标本以夹砂红陶、褐陶为主,质地较粗疏,器型有鼎、钵、盆、罐等。根据器型的演变特征并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遗存。 

北辛文化发现以来,经过发掘的遗址有滕州北辛、邳县大墩子、兖州王因和西桑园、汶上东贾柏村、泰安大汶口、邹平苑城、临淄后李官庄、章丘王官、青州桃园、兰陵县于官庄等10余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8月初对山东沂南县里宏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北辛文化遗存,并清理出北辛文化小型环壕一段。 里宏遗址领队朱超介绍说,本次发掘清理各时期灰坑98个、沟状遗迹14条、墓葬2座、房址7座、长条形坑20个、灶2个、水井1口以及柱洞若干,时代自北辛文化开始,经龙山、岳石、商、周等几个时期,持续至魏晋。 

朱超告诉记者,沟内填土可分两层,上层以废弃堆积为主,出土了较多泥质及夹砂陶片,多数为红褐陶,少量是灰陶,可辨器型以三足釜、三足钵、红顶钵等为主;下层较为纯净,可见明显淤积痕迹。 沂南里宏遗址堆积较为丰富,文化内涵多且连续性强。此次发现的北辛文化遗存是沂南县境内乃至整个山东临沂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环壕聚落的揭露为建立和完善该地区的文化谱系,了解沂沭河流域北辛文化早期聚落面貌、文化特征及区域类型特点提供了珍贵材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6
出土了较多泥质及夹砂陶片,多数为红褐陶,少量是灰陶,可辨器型以三足釜、三足钵、红顶钵等为主。环壕聚落的揭露为建立和完善该地区的文化谱系,了解沂沭河流域北辛文化早期聚落面貌、文化特征及区域类型特点提供了珍贵材料。
第2个回答  2020-08-16
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通过挖掘发现,沟内填土可分两层,上层以废弃堆积为主,出土了较多泥质及夹砂陶片,多数为红褐陶,少量是灰陶,可辨器型以三足釜、三足钵、红顶钵等为主;下层较为纯净,可见明显淤积痕迹。
第3个回答  2020-08-16
在发现了北辛文化的古墓后,专家陆续从古墓了找到了红褐陶、灰陶等陶器文物,还有三足釜、三足钵、红顶钵、小口双耳罐、鼎为等器件。
第4个回答  2020-08-16
灰坑98个、沟状遗迹14条、墓葬2座、房址7座、长条形坑20个、灶2个、水井1口以及柱洞若干 ,遗址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里宏村东,地处沂河与汶河交汇处,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遗址平面为南北向的长条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残宽约40米,残余面积7000余平方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