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如题所述

全省统一执行112元/亩的补贴标准。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对国有农场耕地和村集体未发包到户的耕地,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国有农场和村集体。享受补贴的国有农场和村集体,要履行好保护耕地职责,按规定使用补贴资金,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要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并积极推行双季稻种植。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要加大耕地使用情况的核实力度,确保享受补贴农民的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措施。该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资金来源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中央政府每年会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总规模和分配比例。地方政府则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使用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二、资金使用范围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道路建设等,以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
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包括农产品加工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以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
4、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三、资金管理原则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开透明: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严格审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使用项目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资金用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
3、绩效评价: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价,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4、责任追究: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违规使用和挪用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资金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有效使用,政府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
2、建立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专项账户,实行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3、加强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用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
4、建立健全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价,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5、加强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综上所述: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通过合理使用和管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四条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共同管理,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定期开展评估。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实施期限至2022年。期满后,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及农田建设形势需要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后结果再作调整。
第五条
财政部负责制定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分配标准、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分配及下达预算,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农业农村部负责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农田建设工作,下达年度工作任务清单,研究提出资金分配建议方案,会同财政部做好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监控和评价等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