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志》的性质,内容
2、(二)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3、《左传》释名:《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据传统说法,作者是左丘明。《左传》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评价历史。《左传》又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4、名词概念
5、简要介绍
6、《洛神赋》曹植、
7、(五)王羲之:《兰亭集序》
8、甲骨卜辞: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记言、记事的简短文字,是殷商时代进行占卜时在龟甲兽骨上的简短记录。文句虽简短,却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可以说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9、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10、《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载书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主要记录了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言行。
11、历史散文
12、产生文学时期
13、《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录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传》和《国语》是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14、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15、在现当代文学中,游记被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其中以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韩晗的《大国小城》最为代表。
16、《别赋》江淹、
17、(一)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
18、《国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齐、晋、郑、楚、吴、越等8个国家的史事。
19、谁的画笔,蘸了月色,将湄水彼岸渲染成一抹蓝,疏烟轻袅,笼住水畔小院,也笼住一汪染蓝的心事,云烟散去,又聚拢,那些深深浅浅的蓝,便浓了又淡,淡极反浓。
20、产生与发展
21、《后汉书》的性质、内容
22、(三)其他散文
23、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4、《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说明要广泛听取意见,修明政治,才能称雄诸侯的道理。文章具有笔调轻灵,语言精炼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生动的心理描写,比喻贴切的艺术特点。
25、一、历史散文
26、先秦文学
27、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后世散文尽管有许多发展变化,但与以上两种散文都有密切联系.虽然当时对于散文主要取它的实用性,但其文学性的光芒已不可掩抑,在叙事,写人,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后世良好的先导.
28、《左传》
29、《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注重人物形象描写,善于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结构,叙述情节,描写人物;以事件为中心,发展情节,在事件中展示人物性格。②善于叙事,故事性强,善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划。③语言富艳华彩,对话生动,叙事铺张夸饰。
30、历史作用
31、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32、《与朱元思书》吴均、
33、却忆当年,同样的蓝月下,一袭青衫自万水千山之外打马而至,风尘起,竹帘卷,来不及抬眸的惊诧,在水意幽然的弦上,划出一波轻颤,水蓝点点飞溅,素白的裙摆上,芝兰渐次开放。
34、代表作品
35、古风散文精选(一):
36、《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叙事方法多种多样。叙述历史事件富有故事性。②长于叙写战争,往往围绕战争背景、战前准备、战略战术运用等方面展开叙写,如秦晋?之战、晋楚?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③善于在叙事中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通过补叙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对比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④《左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洗炼、简洁、准确、流畅,极富表现力。
37、《国语》《战国策》
38、名称:历史散文
39、《左传》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0、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41、《战国策》
42、(一)陈寿的《三国志》
43、《战国策》释名:是一部秦汉人所纂集的历史著作,已无作者之名可考,大约最初只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一些游说之士记录下来的文稿、史料,后经汉代学者刘向汇集整理,共三十三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的,故定名为《战国策》,还有《国策》、《短长》、《事语》等异名。《战国策》亦是分国记事,时代起于战国初,终于秦并六国后,共二百四十年左右。
44、中文名
45、二、地理散文
46、《水经注》的内容
47、《郑伯克段于鄢》:集中描述了郑庄公家庭内讧的历史。这篇散文叙述了统治阶级家庭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情形,暴露了他们自私虚伪和贪婪狡诈的本质。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刻划尤为鲜明生动。结构完整,对话简洁。
48、春秋三传:指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则只是仿照《春秋》内容却比《春秋》广泛丰富得多的新史书。
49、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植《白马篇》《洛神赋》;诸葛亮《前出师表》;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王羲之《兰亭集序》;贾谊《过秦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檄文,另三篇为陈琳《讨曹操檄》;朱元璋发布的《明军奉天讨虏北伐檄文》;曾国藩《讨粤匪檄》;)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小石潭记》(《永州八记》都挺好);范仲淹《岳阳楼记》;苏洵《六国论》;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上神宗皇帝书》;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欧阳修《醉翁亭记》《与高司谏书》;文天祥《正气歌》;楼主好!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吧,很经典,读来不忍释卷。
50、重点问题
51、《哀江南赋序》庾信、
52、先说结论,古代著名散文游记十大骈文经典分别是与朱元思书,三峡,吴均书,与朱元思书,与孟东野书,与李杜元书。这篇文章是古代的平文当中的典范,主要是写景的文章,甜文是一种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到了唐代以后,变背古文所取代。
53、《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54、《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55、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记事文辞,记事虽简短,但文句已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是记叙散文的雏形。
56、(二)诸葛亮:《前出师表》
57、《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58、古风优美散文:烟雨深处,一枕蓝梦独自消瘦
59、《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
60、《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士人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颂扬了"士"的智谋及其在战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颂扬了冯谖争取民心的政治卓见。这段文字的艺术特点是:情节曲折、细致,富有故事性;运用烘托手法,刻划了一个有胆识的策士形象,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情节结构。
61、(一)郦道远的《水经注》
62、(六)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3、(四)李密:《陈情表》
64、从甲骨文到《春秋》,展示历史散文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后相继出现了以散文形式写历史的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的发展,已很成熟了。
65、历史散文:指先秦时期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著作。
66、《洛阳伽蓝记》的文学价值
67、《易经》卦、爻辞:《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其中的卦、爻辞,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记事文字比甲骨文卜辞更完整,有更多的文学色彩,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发展阶段。
68、(二)范晔的《后汉书》
69、《洛阳伽蓝记》的内容
70、烟雨深处,一枕蓝梦独自消瘦。
71、《归去来兮辞》、《腾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72、《战国策》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73、《三国志》的特点
74、《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它叙述了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争,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歌颂了曹刿的政治军事才能。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艺术上,精心剪裁,重点突出"论战"主题,行文跌宕多姿,语言精炼。
75、游记文学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76、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77、汉代散文可分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
78、《国语》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9、《国语》
80、《国语》的文学成就:①文学简明质朴。②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保存了当时大量口语,生动传神,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③有些篇章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81、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对后世》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学家撰著的原则。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启示。《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这种手法也为后来史家所秉承。
82、《战国策》的史学价值
83、《滕王阁序》王勃、
84、《秦晋?之战》:记述了战国时代秦晋间争夺霸权的一次大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人物形象鲜明,从人物言行中写出了生动的个性,精心构思,结构浑然一体,外交辞令巧妙精美,隽永含蕴。
85、《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叙事不记年月。《战国策》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它真实记载并颂扬了游说之士的活动以及他们的奇谋异策,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狡诈、角逐作了客观的暴露;也记载和歌颂了某些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
86、(三)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87、《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在修辞技巧方面,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选词炼字,十分精细。
88、《水经注》的文学价值
89、《后汉书》的特点
90、“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91、《吊古战场文》李华、
92、《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殷周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主要是君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其文辞简约,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其文章多是口语记录,语言古奥,艰涩难读。代表篇章有《盘庚》等。
93、《国语》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作者据传也是左丘明。《国语》侧重于记载各诸侯国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谏说言辞。《国语》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古风散文】相关文章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优选好句35句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优选24句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优选26句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
座右铭大全 励志学生简短古风71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