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养老金何时正式领取?

如题所述

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处于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他们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在养老金计算时,要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计算,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即如果按照老制度计算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按照老办法执行的人员,也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领取的都是全额的养老金;但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新办法执行,但是其高出的部分,要分10年过渡期按照比例来计发,第一年发给10%,第二年发给20%,以此类推,到2024年9月30日全部计发到位,所以对于这部分人员,领取的不是全额的养老金,而是过渡期内计发的养老金。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养老金何时正式领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如果是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对于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由于存在10年过渡期,所以需要到2024年9月30日之后才能领取全额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本着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退休老人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他们每月到手的养老金都是全额的养老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7

事业单位退休的人
养老金何时正式领取?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如果是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对于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由于存在10年过渡期,所以需要到2024年9月30日之后才能领取全额的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本着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退休老人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他们每月到手的养老金都是全额的养老金。





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处于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他们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在养老金计算时,要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计算,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即如果按照老制度计算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按照老办法执行的人员,也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领取的都是全额的养老金;但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新办法执行,但是其高出的部分,要分10年过渡期按照比例来计发,第一年发给10%,第二年发给20%,以此类推,到2024年9月30日全部计发到位,所以对于这部分人员,领取的不是全额的养老金,而是过渡期内计发的养老金。

第2个回答  2022-01-09
2015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这一改革也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式整合。制度改革和业务经办工作到位后,将会重新计发养老金,同时进行待遇调整。具体落实时间还要看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对于退休中人,养老金补发最晚应该会在2024年前完成的,因为2024年以后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不再是新老办法结合的方式,也就是不再有补发的问题,而是采取企业职工一样的计算方法,那就相对简单多了,到时会足额分别发放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到账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3个回答  2022-01-27
事业单位退休的人领取养老金是办理退休手续后的次月开始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发放每年需要进行养老金确认,只有确认的退休人员才能获得养老金。
每年养老金确认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确认,将会暂缓发放养老金,给个人带来麻烦。
养老金的确认方式有几种?既可以网上认证确认也可以网下签名认证。一般网上认证比较方便,如果有些老年人对使用智能手机不熟悉,可以请求子女和隔壁邻居帮忙进行网上认证。
事业单位退休和企业单位退休办理退休手续是一样的程序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是一样,只要办理了退休手续得到确认后的第2个月就开始正式领取个人养老金。
我国养老金保障制度以推向全民,分为职工社会保障金和城市居民社会保证金。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属于职工社会保障金。
第4个回答  2022-01-27
今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符合办理退休条件的,其中,省直单位经干部管理权限(主管)部门审批后直接向省社保局申请办理核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市、县管理的单位报同级人社养老保险行政部门审批后,向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核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省、市、县委管理的干部,履行免职退休程序后,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审核相关信息,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相应的组织部门审批退休。之后,到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核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延迟退休如何办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下列退休条件之一的,由所在单位申报,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行政部门审批后,到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核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具体包括:从事特殊工种退休的;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退休条件办理退休的;符合《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提前退休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五十五周岁自愿退休的;办理退职的。

此外,确因工作需要延迟退休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研究提出意见,报上一级党组织同意。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办理延迟退休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办理。

养老待遇如何确定

我省明确,按照干部退休有关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费至本人到达退休年龄(含经批准适当延迟退休的退休年龄)的当月后停止缴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核定养老保险待遇,并从批准退休时间的次月起发放养老金。

到达退休年龄(含经批准适当延迟退休的退休年龄)的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的,其超龄期间缴费,不得计算为缴费年限,只能按到达退休年龄的时间进行待遇核定。超龄时间个人缴纳部分一次性退还本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