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巴赫与猪肉的故事

如题所述

文 | 花胡桃

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音乐、艺术、英语的探索小文。算是个人学习历程与心得,供大家参考。

在得到app专栏《西方艺术史》中,读到一则轶事,讲的是门德尔松如何通过光临一家猪肉铺复兴了巴赫的音乐。

如今被誉为 “欧洲音乐之父” 的巴赫同学(Johann Sebastian Bach),虽然在世时是位非常成功的宫廷乐师,但其实过世之后,他一直默默无闻,差点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近80年后,德国另一位有名的音乐家,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把巴赫一手捧成了红人。

故事的开始,充满了吃货的味道:

这件小事之后,就有了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 “ Bach Revival ”,巴赫音乐艺术的复兴。复兴的开端,就是门德尔松1829年指挥演奏了他在肉铺里发现的《马太受难曲》, St. Matthew Passion 。

以上故事总结起来就是 —— 门德尔松买猪肉买到了无价的艺术瑰宝。刚看完那会,觉得:哇塞,艺术家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太厉害了。

但是吧,虽说门德尔松1829年指挥演出《马太受难曲》,这是铁铮铮的事实;夸他引领了巴赫复兴的潮流,当然也无可非议。

可这个买猪肉的故事,仔细推敲起来,怎么好像充满了bug呢:

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 —— 门德尔松去猪肉铺的时候,刚好碰上包装纸是巴赫的手稿,回头一问老板,还能把所有的包装纸全部买走,刚好凑成一部《马太受难曲》。难道之前老板一直用的别的包装?专门等着门德尔松来?没有其他客人买过同样包装的?里面难道不会缺页吗?凭什么门德尔松一个人就能收集到完整的乐谱?

既然有问题,就得查资料。

最先查到的是专门研究巴赫的作家 Jim Whiting 所写的一本书: 《巴赫的生活与时代》 The Life and Times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其中提到:

butcher shop ,肉铺。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巴赫的作品确实有遗失,有的可能到了猪肉铺,还被老板用作包装纸 —— 但手稿遗失是真,被老板拿着包肉这个梗,可就不一定了,只能算是“坊间传闻”。严谨的作者在此只敢用一个 “ reported to ”,也就是“据说”手稿被用作了包装纸。

有人要说了:不对不对,怎么可能光凭一个作家的用词就下结论呢?说不定这只是Jim Whiting 的个人写作风格而已。

好,我们继续挖。

接下来是 图雷克巴赫研究所 Tureck Bach Research Institute 的研究成果(注意断句:是图雷克//巴赫研究所,别看成了图雷克巴)。

我在这个研究所的网页上找到一篇名为 《巴赫的世界观》 World View of Bach 的学术论文,作者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档案研究中心的 Rosalyn Tureck。

他在文中指出,巴赫同学生前其实是一个有名的宫廷乐师,只能算表演家( performer ),没有人把他看作伟大的作曲家( composer )。此外,在当时人们眼中,巴赫太注重音乐的形式和结构,连他自己的亲儿子都说,巴赫是个“a totally outdated musician”,古板的“过气音乐家”。

所以巴赫1750年过世之后,确实被世人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

巴赫的大部分作品从来没有正式发表,他的手稿也被不待见自己作品的儿子们搞得七零八落,四处流散。

copper plates ,当时那个年代还是用的铜版印刷术,copper plates 就是印有巴赫曲谱的铜板。

但是,这里有一个转折。毕竟我们也都知道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么厉害音乐家,怎么可能被彻底埋没呢?

这不,两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音乐界大神 —— 莫扎特(Mozart)跟贝多芬(Beethoven),都深爱着巴赫,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了巴赫的影响。可惜的是,这两位大人物并没有让世人注意到巴赫的才华。

此时出现了另一位重要人物,Carl Friedrich Zelter,德国著名的指挥家,蔡尔特。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以下姑且称他为蔡老师。

1820年左右时,他是柏林歌唱学院(Berlin Singakademie)的老师,大家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蔡尔特带出了个有名的学生 —— 今天故事的主角,门德尔松。

在校期间,蔡老师经常带孩子们学唱巴赫的曲子。门德尔松对巴赫的兴趣,早在这个时候就培养起来了。

所以说,门德尔松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巴赫的大名,还一直跟着老师学唱巴赫的曲子。

如此看来,他二十岁时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得益于长期积累,而非天降灵感 —— 在猪肉铺发现包装纸里藏着的曲谱,兴致来了就马上去演奏?拜托,完整版的《马太受难曲》足足有三个半小时,谁一时兴起去瞎折腾这个。

我并不是不相信神童,也不是反对故事里的美好与传奇,只是更愿意相信“厚积薄发”这条朴素的真理。

但必须承认的是,门德尔松这次演奏的效果真的太好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没做到的事,他却做到了,而且当时他还只有20岁。

这篇论文中两次提到此次演出的重要意义:

oblivion ,遗忘。

看看这场演出效果,门德尔松简直是巴赫同志的救世主呀,rescue Bach from oblivion。正是因为这次轰动一时的演奏,巴赫才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

门德尔松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就像给世界丢了枚重磅炸弹, drop a bombshell upon the world ,影响力可见一斑。

关于猪肉铺的事情呢,论文中确实也有提及:

又是一个 “reported to”,只能是 “据说”。

而且,最终能收集到巴赫作品完整的手稿,是多名学者在欧洲多年苦寻的结果,可不是门德尔松一个人买猪肉买回来的。《马太受难曲》的手稿可能确实遗散在了猪肉铺,但收集到所有的包装纸,怎么着也都得花上一番功夫吧。

这里还想说个小插曲。

我们前面提到,莫扎特和贝多芬都非常欣赏巴赫。其实,贝多芬在写著名的弥撒曲《庄严弥撒》 Missa Solemnis 期间,还收集到了巴赫遗散的手稿。

《卫报》古典音乐专栏的记者采访了非常有名的英国指挥家 Roger Norrington,他说道:

B Minor ,巴赫的《B小调弥撒》。

贝多芬,以及另一位有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Haydn),都拿到过这部弥撒曲的谱子,但他们并没有收集到《马太受难曲》。

不过这件事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没太大关系,只是觉得好玩,拎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回来继续看这个买猪肉的梗。

在维基百科英文版 “ Early music revival(早期音乐复兴) ”词条中,关于巴赫音乐的复兴,只提到了门德尔松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的事,对猪肉铺包装纸什么的却只字不提。

同样,在专门研究巴赫的 Bach Cantata Choir 学报中,一篇名为 《门德尔松与巴赫复兴》 Mendelssohn and the Bach Revival 的文章里,也只提到了门德尔松指挥演奏的事,没找到关于猪肉铺搜集乐谱的事迹。

论文中还提到门德尔松学习音乐的Berlin Singakademie,柏林歌唱学院(没错,就是前面我们说的蔡老师教小门德尔松唱歌的学校)。柏林歌唱学院在19世纪20年代初期就开始教学生们唱巴赫的曲子,这可比门德尔松1829年的大型演奏要早了好几年。

从时间上来说,又一次证明门德尔松早就受到了巴赫的影响,而不是偶然发现了巴赫的手稿,接着才临时起意,准备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

论文还强调了蔡尔特老师在巴赫复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果不是蔡尔特,可能门德尔松都没机会接触到巴赫。连后来门德尔松指挥的那场演出,其中所使用的伴奏( score ),都是老师蔡尔特帮忙准备的。

论文还给出一个重要的史料证据:当年跟门德尔松一起准备演出的好友 Eduard Devrient 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和门德尔松在计划演奏的过程中,还曾找过老师蔡尔特帮忙。

可惜的是呢,之所以后来功劳都归了门德尔松,是因为蔡老师其实反对这次演出。

在蔡老师看来,两个学生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马太受难曲》宗教色彩过于浓厚,而且一个演出就要三四个小时,根本不会有人感兴趣,他俩也不可能成功。

看来,老师的建议不一定正确。这俩孩子坚持自己的看法,结果一举成功,把巴赫这位被普通大众遗忘了几十年的宫廷乐师捧成了音乐界大神。

研究来研究去,这个猪肉铺事件其实还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毕竟,没有人24小时跟踪记录门德尔松的生活,也没人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去过猪肉铺,是否真的发现了包装纸上藏着的曲谱。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大量学者和音乐家都参与了巴赫作品手稿的收集。可能其中某些学者在一个猪肉铺发现了部分手稿,至于门德尔松是不是其中一个,有没有扮演关键角色,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确定。

但我个人认为,一场成功的演出绝对不是偶然,门德尔松必定下了一番苦功,也一定是深爱巴赫的小粉丝。故事里那个陪老婆买猪肉的吃货,怎么看都有点太过戏剧化 —— 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坊间流传的“轶事”,并不能“载入正史”。

在写了猪肉铺故事的这篇文章里,作者在最后也补充道:

有意思的是,作者说了个 “首先”,就没有 “然后” 了。光凭一个身家背景,好像不足以说服我们。但这个角度呢,也不是没有道理:有钱人的孩子,不太可能自己去买猪肉。

话说回来,真也好假也罢,故事里的传奇色彩似乎更容易让人记住门德尔松对巴赫复兴的重要意义。毕竟,我们得好好感谢这位小年轻,把巴赫从音乐界的 “小众男神” 变成了大家公认的 “音乐之父”。

之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探索研究,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并不是在“打假”。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获取授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