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丨序言解读(1)

如题所述

跟朋友聊起了我那些束之高阁的书,竟发现有一本崭新的《自由在高处》悄悄沉寂。朋友说这本书的作者熊培云是他最喜欢的当代作家,读这本书颇受影响,对现实有了更真实的看待,建议我认真读。

有这么好的一本书,我却享福不觉,随即翻开来读。书由一个个简短独立的章节构成,多是时评性的内容,纵观目录,觉得有些晦涩和高冷,不来回多看几遍对于底子薄弱的我来说想要吸收有些困难,然而开头的两个序言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愿此生辽阔高远》是此书出版后加印的一些新内容,作者分五个部分用平缓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对自由的人生感悟。

文章由作者出访美国的收获说起。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得知同时需要选出验尸官等一些细节,让作者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这样的机缘开始让他着重寻求美国社会变革中的精神资源,包括重大会议期间美国国父们的言行和非暴力社会运动中的思想资源。这些内容看似遥远又陌生,反复读几遍才发现,这样的认识影响着作者对真理和自由的考量,接下来举例讲了对其触动最深的关于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的故事,通俗易懂的多。

美国制宪会议被后人写成了英雄史诗,但当时整个过程却是风雨飘摇。经过几个月的激烈讨论和争辩,各州代表团各抒已见,毫不退让,眼看就要分道扬镳。而当时已是八十岁高龄、白发皑皑的富兰克林用一番话在最后时刻打破了僵局,凝聚了人心。他说,对于早些年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他一度强硬偏执地认为自己的正确性,强调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事后却发现大谬不然,又或者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反而对自己的判断愈加保守,愈发看中别人的判断。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悟,不管宪法当下是否有缪误存在,为了公众福祉,他都愿意接受,当然也没有比当时更好的宪法了,同时他奉劝持反对意见的人对自己的绝对无误不要太有把握。最后,代表团们相互妥协通过了宪法草案。

虽然富兰克林的一席话并非是决定事态走向的唯一因素,但他追求真理的态度和觉悟是令后人大加赞赏的。“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或者说,“我的真理以你不接受为边界”,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包容和对自我的自信,而作者指出这种包容和自信正是国人所缺失的。我们往往碰到有些烂人,盲目自信自大,总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或者自以为是的位置上颐指气使,欺强凌弱,强加于人,强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行事,实质就是干涉别人的举动,也忘记了人与人相处,尊重是最低限度。用书中一句话概括说来: “在公域,我们因互相妥协而保全社会;在私域,我们因互不干涉而保全自己。” 我把它理解成,大事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事上守住自我底线,在互相妥协间守住边界,不能随意越界!

文中有两个词汇“房间里的大象”和“看不见的猩猩”,用意来论证:有些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还得用心灵看。初次听到“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词是在一个访谈上蒋方舟提到的,贬义词,但我当时不明白具体所指。而在这本书上作者给出了具体说明,指那些触目惊心到显而易见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或者否定的事实。我理解为有点睁眼说瞎话的意思。人们或许由于恐惧、恐慌或是羞愧,亲眼目睹那些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任由着不合常规不公平乃至残暴的事件发生在眼前,又或是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书中列举了一个醉醺地男人殴打他人,却没人上前阻止的例子。这种社会现象轻易可见,也无怪大呼小叫,甚至我们熟悉的《皇帝的新衣》也可以视之为“房间里的大象”,面对着皇帝赤裸游行,全民都噤若寒蝉、不吭一声的情况不也同样如此。而“看不见的猩猩”是一个心理学实验,讲述的是一分钟内计算台上球员传球的次数。这不是试验者的目的,而是要问有多少人注意到舞台上走过一只大猩猩,结果一半以上的人忽略了此细节。人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可带着某种观点和目的专注于讨论某个问题时,也会有视觉盲区。如果在此情况下,再强调自己百分百所见,或者强逼他人也接受自己的所见,那么错上加错显得更为滑稽。总之,这两个词汇不仅要我们敢于看到房间里的大象,用心看见舞台上的猩猩,更是对第一部分中关于对真理不要持有绝对无误的有利论证。

作者常常往返于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对天上的云朵都有着不同的所观所想,由此引伸出对自由的独特理解。日本上空,每一朵白云的边界都清晰可见,而接近中国领空时却是愁云惨淡万里凝,云层模糊一片。这未免有些巧合之意,其实算是作者借物言志,强调日本社会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以及家庭成员间的权界划分非常清晰,与中国截然不同。日本人大都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分内之事,不占他人之财,不给他人添麻烦,这是日本的文化特征。关于这一点,曾去日本几个月的同事回来跟我分享过,有一些共鸣。日本人说话轻声细语,做事礼貌且顾及他人感受,在路上也很少看到行人边走边吃,就连走亲访友串门都很少,甚至日本父母没有帮助照看孙辈的习惯,这些都与我们国内大相径庭,倒不是说日本人不够热情好客,反而更是清晰划得自己权利的边界,恪守一定的社会契约,对追求自由更是一种保驾护航。历史因素曾让我对日本的一切产生抗拒,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就拿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来说,尽管日本队最后被对手绝杀输掉了比赛,但依然默默体现了队伍的整体素养,赛后把更衣室打扫的一尘不染并致谢。虽有报道称其作秀,但了解了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素养后还是有所明白的。

在我们该如何生活中,作者用两个读者的故事,谈到了自由与天命。这两个读者都是受此书严重影响的重度患者粉丝,其中一个是来自唐山的残疾女孩写了封极具知书达礼的信件,让作者颇受感动。在信中,女孩讲述自己在十八岁之后的人生志向,虽然肉体受限于自由,而精神上却用写作担负起了自己的使命。她祈望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变得更加自信自持、勤学博爱,而非猥琐放纵、懒惰狭隘。试想一下,这是一个连自由行走都异常艰难的女孩,可她却相信她自由的存在,这样自由的高处即为对精神世界的高度追求,比起健全的同龄人来说这又是何等的超前,此时虽不是知天命的年纪,但她对自己的天命已是了若指掌,她用写作坚守她的信仰与她活着的力量。同样,另一个故事也是表述了只有十六岁的男孩在追求心灵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不满于现在学校教育忽视知识本身,更多的专注于考试的无限竞争。他抓住了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带其前进的救命稻草,执着地想拜师作者膝下,带他走出禁锢。作者出于早年也有类似的经历,曾经在他需要担负起家庭责任的时候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甩甩衣袖辞职去了国外,后觉得不妥。他担心男孩任性般地重走他的年轻路,给出了建议,婉拒了男孩的这一诉求。因为在他看来,担负责任也是一种内在的自由。在我看来,他顾虑男孩该负的家庭责任,实际上也是对男孩负责,算是对自我自由的解救。

灵魂和身体是拓展自由的天和地。有的人只重视身体,比如保健、爱漂亮等,忽略了对灵魂的塑造;有的人则是灵魂走的快,身体却跟不上,作者苦恼于后者。而一个想要带领好自己的人,必须在自己能控制的情况下,平衡好两者共同前进。回头反思自己,却觉得身体和灵魂都滞后了,身体并未最佳,而灵魂更容易一边随大流,一边在抱怨,没有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够聪慧。这种负担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感沉重。我一边羡慕着那些二十出头的小年青,一边又在不停催促自己尽最大可能变的优秀起来。时间紧迫、生命苦短,我认识到了好好爱自己和爱生活的重要性,积极调动自己的想法,守卫好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往前多走两步是两步。而这书中满满的自由在高处,对我来说更是一个仰望的方向,先守护好灵魂和身体,进而努力去守卫好一生的责任更或是自由。

正如书中所言:我愿岁月无负天地,我愿此生辽阔高远。这本书看似题目辽阔、故事简单,但表达的内容却很深刻,单是序言就意义非凡,也不是我的这一点认知,写完这个解读同是希望自己可以借此加深理解和记忆,有所触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