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名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22.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4. 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5. 李商隐《无题》 重惟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6.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7.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8.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为有         唐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 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辜负香衿事早朝
参考: .geocities/tigerandwood/shici
  「药转」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   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汾甯宅」   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漆灯夜照真无数,   蜡炬晨炊竟未休。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沈忧。   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   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九枝灯下朝金殿,   三素云中侍玉楼。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吾独爱李商隐五年有二矣!隐虽随晚唐遗风,题材多为言情诗,且文辞斑斓瑰丽,诗却独到 *** ,令人倾绝!   下诗乃吾之所好,同为后人称道!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自评:意境多么凄美、浪漫、醉人,与朋友相伴畅谈剪烛,确实人生一大美事哉!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自评:人间美事,往往匆匆消逝,怎不能及时行乐?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自评:满有神话色彩,令神魂迷惑!暗中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李商隐《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自评:以汉代贾谊失宠大加影射自己,悲怅凄怆... ...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自评:离别之际,最是令人珍惜!然胸襟浩荡,实不必伤感! 李商隐(公元812-858年)也有时不我与,才华未能施展的潦倒经历。他的政治诗有些是直陈时事的,如《有感》和《重有感》都是猛烈评击宦官专权以及他们的残暴行为。其余的政治诗则多半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集中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愚昧和无能,如《隋官》借隋炀帝亡国的教训,为唐末帝敲起了警钟。 爱情诗占了李商隐诗作不少部分,有的是借美人香草寄托怀才不遇之慨,也有的是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相思的痛苦,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但李商隐写得最多的还是寄寓身世之感的抒情诗,这类诗深沉蕴藉,寄寓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对前途的忧虑,《登乐游原》是其中佳作:「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消失的无限怅惘。有些诗是借物自喻,曲折地抒写自己的不幸,如晚年所写的《锦瑟》即抒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李商隐的诗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首先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通过想像、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这一点是深受李贺影响的,所不同的是李贺偏重于印象,李商隐偏重于象征。其次,他的诗歌对于景物都有细致入微的刻划,这一点又是接近杜甫的,如《安定城楼》、《行次西郊一百韵》,都有杜诗风格。复次,他善于用典故,丰富了诗的形象,也深化了诗的主题。有些生僻的典故,使得诗歌晦涩难懂。   总的说来,可以用多义性和朦胧性来概括李商隐。所谓多义性是指他的诗歌包含着不只一层意思;或者诗人原来赋予诗歌的含义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表现手法比较隐晦,以致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从而得出多种解释。所谓朦胧性,是指他的诗歌常常不是直截了当地、明明白白地表达他想说的意思,而是用含蓄、曲折、隐晦的写法,使诗歌带有朦胧的效果,就好像隔着一层雾一样。
参考: chiculture/04070407b20/0407b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