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她的性格特点鲜明:泼辣、精明、善妒、狠毒。

  一. 泼辣的王熙凤。凤姐一张嘴就是十个人也说不过她。《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贾府,与贾母、邢王二夫人,几个姐妹等见面后,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向她介绍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这里用趣话向黛玉介绍凤姐,“泼皮”“辣子”“凤辣子”连贾母这么精明的人都评价她泼辣,这点确实是凤姐的显著性格之一。王熙凤从小被当作男人教养,所以行为做事也雷厉风行,充满了男人的气势,以至于她的丈夫贾琏都反被她的气势压下去,从另一方面来说,凤姐若没有这泼辣的气质,又怎能震慑得住贾府上下几百号仆人。

  二.精明的王熙凤。凤姐的精明也是有目共睹的。秦可卿死后,宁国府的贾珍由于无人管理丧事,特意来请王熙凤去帮忙主管丧葬的大小事情。凤姐一到宁国府就把仆人全召集来,一一安排了职责,让他们只要做好职责内的事就好,其他就不用管了,这样分工明确,以免有的事大家抢着干,有的事大家又都不干。秦可卿的丧事被安排的很到位,凤姐获得荣、宁两府的称赞。由于凤姐理家的才干太突出,连丈夫贾琏相比之下显得很无能了。贾府上下几百号人,如果没有凤姐打理,该会乱成什么样。

  三.善妒的王熙凤。凤姐的善妒也是贾府里一个公开的秘密。当初凤姐嫁到贾府,陪嫁过来的丫鬟有四五个,按古代的习俗,这几个丫鬟都可以作为房内人。可是没多久,这些丫鬟死的死,去的去,只留下平儿一个。可为了堵住大家的闲言碎语,假装把平儿给贾琏当房内人,但平儿的主子就是凤姐,又怎敢真的招惹凤姐,平儿与贾琏基本上是有名无实。除此之外,凤姐坚决不许贾琏纳妾。有一次,贾琏与多姑娘偷情,凤姐知道后,狠狠地打了多姑娘,甚至举着剑要杀贾琏,可见她心里的妒火。

  四.狠毒的凤姐。只要能对自己有利,就算让别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也无所谓,真是自私到极点。在“弄权铁栏寺”一章中,王熙凤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利用职权,拆散了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导致两人殉情而死。还有在对付贾琏的情人尤二姐的时候,她先是假装大度,把尤二姐接进贾府,之后又唆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去官府告贾家,让所有人都看出来尤二姐的“淫”,让仆人虐待尤二姐,让秋桐谩骂尤二姐,让庸医给尤二姐看病,以致尤二姐流产。这所有的一切让尤二姐不堪重负,只好选择自杀身亡。凤姐在面对垂涎自己美色的贾瑞时,毫不手软,三番两次地骗贾瑞来找她,然后折磨贾瑞,贾瑞不堪打击,回家没几天就病死了。凤姐如此狠毒,也让自己得到了报应,早早地病死了,死后也是草草埋葬,没有什么人同情她。

  《红楼梦》中凤姐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个人说话声。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手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至此,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凤姐的出场前后做如许皴染,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

  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可以说这个形象具有独特性。她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因为《红楼梦》不仅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作者还写了这个大家族中四百多个人物。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从而突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联结、或矛盾、或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这个原因,或者说是多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她有贾母的靠山,有邢王二夫人矛盾的牵制,当然还有她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同时也就把王熙凤推到了火山口上,成了众矢之的,众多旧矛盾的结果又成了新矛盾的导因。

  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在王熙凤身上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一种家长理短的那种家务事,所谓叔嫂斗法、妇姑勃溪之类不是那样的。因为在中国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家国是同构的,历来一脉相通,家是国的一种简化的形式。所以以她为焦点的,或者说她辐射出去的种种矛盾,就是给人一种纵深感,不能够就事论事的看成是一种家族的矛盾。以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所能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来说,也是其他形象难以企及的,比如,放债生息这样一个细节。王熙凤是把那个月钱拿出来去放高利贷,小说里面不只一次的写到,平儿说过,“每年少说也得翻出一千银子来”,连数目都很具体。这样的经济细节放在别的人物身上是不可能的,比如说老爷太太不会做这种事,不屑做这种事,姑娘小姐她们根本不理财,那么只有王熙凤能够承担。

  所以王熙凤这个形象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也就是说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是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王熙凤,《红楼梦》在它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方面,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就不成《红楼梦》。

  《聪明累》中评王熙凤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见凤姐的鲜明形象,一位复杂的多面人物。

高一十二

陈楚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