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网调度自动化?

越详细越好,越通俗越好哦,我不太懂电力行业的知识~~

需求分析:
由于突发安全事件引发原因、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尤其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的情况下,负责应急指挥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判断故障位置,为抢修指挥提供方便支持。这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透明、畅通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在应急指挥状态下,需要应急指挥中心能向指挥人员提供电网运行信息、变电站音视频信息、故障现场音视频信息、各类应急预案以及各类辅助决策信息,并通过技术支持系统,指挥电网调度,协调应急队伍,调用各类应急资源参与应急处理全过程。同时,指挥中心还能通过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人员召集和事故处理进展状况等信息的发布。
建设内容: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是对电网出现的重大电网事故、突发灾害进行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程管理体系。系统包括指挥中心的建设、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应急指挥平台软件的建设。
具体主要包括:
1) 指挥中心建设:大屏幕显示系统、会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信号接入系统
2) 通信系统建设:语音通信、视频通信、GPRS/短信通信、卫星通信(卫星车、地面站)
3) 应急指挥平台:应急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善后恢复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资源支持系统、数字化预案系统、公共信息发布系统,GIS定位系统
系统特点:
1) 信息集成化:将生产、电网、客服、保障、环境等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信息的整合快速为应急指挥的不同应用视角提供支持
2) 预警模型化:将电网模型引入系统,使系统可以自动依据发生的预案判断事态的等级和影响范围
3) 预案数字化:整理了五百多份预案,覆盖了应急指挥的主要工作
4) 处置可视化:利用移动、卫星通信技术解决了对事故现场的覆盖,将现场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处置情况以视频或图像方式传到指挥中心,增强了指挥的现场感
5) 决策智能化:建立专家系统,整理和积累案例和处理经验,为处置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6) 系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集成梳理、电网突发事件的模型化分析和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监测视角的适应性研究,实现了应急过程中辅助决策的智能化和可视化以及信息的交互性。

系统结构及功能: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由基础环境、信息汇集、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又包含若干子系统。指挥中心依赖底层的基础设施和通信保障来支撑上层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作。信息发布层将应用支撑层传递的信息集中汇集、处理。
1)基础环境
在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应急指挥中心应向指挥人员和指挥系统提供所需的环境生存条件和通信保障要求。环境和生存条件是指在应急事件处理条件下,特别是在大规模停电事故条件下,须具有UPS电源、灯光、机房空调、通信,以及基本生活设施。通信保障要求是指能满足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与省电力公司指挥中心、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三防指挥部之间的应急指挥调度的通信要求,能满足电力系统内部,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与调度中心,局属各电力生产单位之间,事故处理部门之间的应急指挥调度的通信要求。
2)信息汇集
汇集电力应急指挥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包括应用支撑层通过集成各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各种相对成熟的技术系统,构建应急信息系统的应用支撑。从应急事件现场或监测网络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将被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这些信息包括指挥人员的视音频互通信息、电网实时负荷潮流信息、变电站视频监视信号、急救车辆定位信息,以及来自相关的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的数字信息。
其中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在应急指挥中心安装变电站可实时监控变电站现场音视频情况,3G单兵终端和微波/卫星车载终端可以实时传输事件处理现场的音视频,并通过指挥平台进行实时指挥、指导。
3)辅助决策
系统通过对基础信息的过滤、筛选,对应急处理决策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在指挥中心被组合和集中呈现,供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作为决策和调度依据。辅助决策部分主要功能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快速评估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各类信息以及应急资源和人员的情况,对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快速评估,向指挥人员提供应急处理的预案和指挥机制。
4) 指挥调度
指挥中心通过应急指挥平台与监控前端、单兵终端、车载终端音视频沟通互动,并与各电力生产单位、事故处理部门协同开展突发事故处理工作,和开展反事故演习的需要;满足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的需要;满足各重要用户协同开展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满足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速度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运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的调动。
包括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状态的。为使调度人员统观全局,运筹全网,有效地指挥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电网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
电网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
2、 对电网运行实现经济调度
在对电网实现安全监控的基础上,通过调度自动化的手段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以达到降低损耗、节省能源,多发电、多供电的目的。
3、 对电网运行实现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
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且过程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预测、判断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甚至会使电网瓦解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此,必须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相应的监控手段,防止事故发生以便及时处理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
详细见http://www.52data.cn/diaodu/zidonghua/200712/24165.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