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大国崛起验证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那些规律,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RT,要详细,答得好的追加分数

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五百年后,因为天空,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这个舞台的空间。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变小了,但国家的表演仍在继续,而每一个角色都已演绎出了新的含义,伴随的乐曲也奏出了新时代的音符。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国家,我们愿她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深深的印记。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而言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是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也就是实现现代化,近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大国。我认为现代化就是经济、文化、政治的高度发达,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和和谐的发展,也就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崛起。当然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须要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道路上可能存在着经济危机、文化流失、社会动荡,但只要我们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学习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和展望中国的未来之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会傲然崛起于古老的东方。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的地理大发现和开辟新航道开始,到经济全球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以往更加相互牵连、相互依赖的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舞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模式,使得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越来越接近,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顺应和融入于世界,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所以中国在影响世界的同时,也绝对不能背离世界的轨道,我们的各项政策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符合世界的要求。当然事物有两发面,但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向发达国家学习。纵观历史俄国的彼得一世曾匿名前往西欧求学,成就了名扬千古的彼得大帝;日本曾派出岩仓使节团,拿出财政收入的2%,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欧美12个国家,在吃惊、痴醉、终狂之后带来近代日本的腾飞。我们的老大哥苏联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技术建造成的。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有6800人。当今的中国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如果我们少买几架空中客车,能引进多少先进技术。有人可能说我们想引进技术,国外也不给。但看看历史,英国曾经对美国实行过严格的贸易封锁,但美国通过互惠的外交原则,降低了各种关税,消除了国外对自己的差别和抵偿关税,建立了更广泛的贸易对象。我相信在市场经济流行的当今,只要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不成问题的。总之,向国外学习是后来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最好途径,也是强盛之路的开端。一、经济崛起有一位学者总结了五点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1)经济持续、稳定、均衡的增长;(2)生产要素随人口的增长而增长;(3)生态环境随经济的增长而改善;(4)社会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5)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五点,那么中国经济就真的崛起了。经济增长有很多条途径,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以及教育、增长结构的改变等等。但综观历史我们可以验证四条不变的发展定理,即和平稳定红利、开放是一种资源、人力资本是关键、确定性结构增长(这四条定理不是本人原创),它们是大国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一) 和平稳定红利 和平稳定不但能为国家提供发展的空间,也增强了统治集团和人民大众的投资与消费的信心,投机需求增长的同时预防需求减少了,对未来良好的预期使得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更加活跃,经济自然呈现增长的态势。历史上的“罗马和平”,使罗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商业状况循着经济规律自行调整,这些都造就了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相反战争使得国家经济水平倒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很多国家惨痛的教训。以法国为例,1938—1943年,法国全部农产品的价值下降40%,工业生产指数1944年仅为1938年的40%,对外贸易严重萎缩,同1938年相比,1943年进口减少四分之三,出口减少五分之一。总计损失14400亿法郎,相当于战前三年法国全部的国民生产总值。当然我国的发展也要遵循和平稳定,但是我认为在国际形势日益动荡,战争连年不断的情形下,仍以埋首经济,以经济发展为雷打不动的中心工作,也是很危险的。要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成果,国家也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毛主席说的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的和平发展就应该像这样,适当的忍让是可以的,但必须有个底线,我们加强军队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和平发展,中国过去旧民主主义革命告诉我们,仅靠实业和教育是救不了国的,得靠枪杆子。当今世界也一样,我们要的模式是强力崛起。(二) 开放是一种资源开放的结构不仅意味着开放市场、贸易和投资,也包含生产要素和人口的自由流动。对外贸易是开放主要表现之一,雅典这个商业城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不就是因为成为了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吗?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什么是最先崛起的世界大国,不就是因为地理大发现使国家的海外贸易飞速发展吗?1686年的英国有近一半的船只从事对外贸易,以及19世纪60年代先行倡导的自由贸易政策,使英国一直到20世纪初都占据着世界大国的地位。在看看近代的美国,1904年和1914年引进外资分别达到39亿和50亿美元,成为当时资本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在1815—1914年的100年间,欧洲约有3500万人移居美国,期间的每次移民浪潮都带动了资本的流入、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的扩张。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本土的发展总是有限的,开放不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可以使原有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当今的中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储产量严重不足,中国今天正在崛起,而目前中国可控资源又远远不足以保证这种崛起。我们既然不能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就需要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来缓解矛盾。中国还是个资本要素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国家,除了不缺少人力资源,其它方面就需要开放来解决,所以我们不得不说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确实是英明之举,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真的希望有一天,中国能通过正当的对外贸易政策,像19世纪英国一样让国人自豪: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部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在已经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三) 人力资本是关键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前者表现为消费者,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后者是生产者,可以创造附加价值。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条件在于教育,教育问题在后面还要详细谈,这里只需要说明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带来经济增长。(四) 确定性结构增长 经济结构进步带来的是确定的经济增长,这是逻辑,是毫无疑问的。综观世界经济史,我总结了以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其间每一次或大或小的经济结构的变化都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是划时代的转变,因为人类进入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随后畜牧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入奴隶社会由于灌溉和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大批奴隶被束缚在奴隶主的土地上进行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随后出现了向封建经济过度的领主制经济;由于东方土地准许买卖的特点,以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使得中国等国走向了长期的小农经济;同时古代所有制下的西方国家走向了以英国为典型的庄园经济,随着早期的拓殖运动、解放运动、圈地运动以及后期的商业革命、重商主义和农业革命的出现,产生了工场手工业、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的生产方式。随后18世纪后半叶,首先在英格兰爆发的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这场革命不仅仅是技术革命和经济革命,而且也是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大变革,我们把它称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领着人们走进了工业经济时代。但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产品的过剩,当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转向了服务经济,与短缺的农业经济和过剩的工业经济相比较,服务经济是高效率的而且是可持续的,服务经济的增长源泉在于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无限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人力资本,所以不会存在短缺而且充分实现社会公平;服务是及时生产与消费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步,不会存在过剩;服务经济对资源的依赖较少,因此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带来的增长是确定的并且可以控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消费必然减少而服务消费必然增加,另外教育和人力资源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服务经济也是可以控制的。总的来说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的发展过程,历史告诉我们谁能够因势利导,按照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并能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谁就能够持续的发展。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经济曲线上升的同时,资源消耗曲线下降,形成剪刀差,服务经济就是这样的经济模式,中国既然逃不出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转型,不要抱着工业经济带来的GDP沾沾自喜,因为中国崛起的前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原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是需要原始资本积累为条件的,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大量工人下岗,农民生活无法保障的问题时,是需要原始资本积累来化解矛盾的。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早期也出现过这种问题,但它们用牺牲殖民地资源的方法来补偿了国内的社会问题。斯大林走的是另种道路。这就是剥夺本国农民,同时为了防止两极分化,他就用集体农庄的方式杜绝分配不均。但就今天的中国来说,我们既不能搞殖民地,也不能搞绝对平均的集体化政策,1978年到现在,仅仅29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仅29年的资本积累,足够我国转向服务经济吗?我认为不够,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50年代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英国的工业革命才告一段落。但是时代不同了,历史不会给中国如英国一样的海外市场和资源,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的改变自己,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种说法要求政府在搞工业化的同时加强环境治理,我想这谈何容易啊,工业化的规律告诉我们不可能不大规模破坏资源环境,但当今的中国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治理不节约资源,我们能发展到下个千年吗?答案是绝对不能。世界给正在崛起的中国出了难题,但中国不会因此而胆怯,我们有智慧也有能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久的将来一个东方巨星必然会冉冉升起!二、文化崛起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儿。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美国的《独立宣言》倡导人人平等、造物主赋予人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它为以后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的力量可以穿越千年,可以带领一个民族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但是当今的中国人又有多少踏踏实实的学习过传统文化,我认为在自己没有读过《论语》时,就跟风排队购买《论语心得》;在没有读完《三国志》时,就要品品三国不是真正的学习,大学教授的理解虽然很有道理,但毕竟是人家的理解,不同的人对待文化带有不同的理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当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文化,但学完《管理学》之后再看看老子的《道德经》,难道不是一种升华?前几天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孩在背《三字经》,我为之一震,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都不会背,难道我不感到惭愧吗?如果在浮躁的社会中真的有一批人在认真研读我们的传统文化,恐怕他们就会是中国新的希望。在日本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社依然是人们的精神静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及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浮世绘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再看看我们中国,我不禁觉得可怜,唐装仅仅被当成流行趋势而名躁一时。大学生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乃至奥运会,中国表演的几分钟,为什么总是京剧和带有西方色彩的舞蹈,难道中国只剩下这些了吗?中国的文化变迁引人思考啊!文化需要教育,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总是那么落后?政府一边说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边让昂贵的学费最终变成老百姓的负担。让中国实现全民免费的大学教育不现实,但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相应的职业教育就那么难吗?美国有四千多所大学和7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这全世界最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它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1820年普鲁士小学的课堂上就已经挂上了中国的地图,难怪德国的元帅毛奇这样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我不相信每年高速的经济增长(1979—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06年外汇余额10663亿美元),为什么教育经费却捉襟见肘(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全国科技支出991.56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全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而科技支出只占0.05%。)。可能经济发展更能关系到利益集团的利益吧,可能GDP的增长数字更是他们想得到的吧!文化崛起可以带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约瑟夫·亚宁说: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也就是说,它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本,只有这样,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没有文化的崛起,法国能有影响欧洲近一个世纪的《人权和独立宣言》吗,英国的瓦特什么时候才能制造出摆脱自然力的蒸汽发动机啊,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恐怕永远也不能实现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会让美国从此衰败,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也就无从谈起了。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许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愿望,但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接近它。三、政治崛起 政治崛起很多都包含在了经济崛起和文化崛起之中,我只想谈谈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国共产党早在15大就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时至2007年我们的法制社会建设的怎么样呢?可以说还是不健全,在不健全的法制下就会出现政府腐败、公民丧失公民权等诸多问题。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企业家创造价值的活动与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往往是混在一起的,由于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本来属于公民应有的商业活动权利被政府部门垄断——如开办企业、进行投资都需要政府批准,使得很多个人和企业不得不通过特殊的手段去“赎买”权利,由此产生权钱交易。另外政府各部门官员的利益与真正改革的取向往往不是一致的,但是政府有权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革,无论这个措施有效还是无效,因此中国出现了很多名不副实的政策措施。最近中国的金融坏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报道这样描述:中国政府2004年发起的银行挽救运动,最低也需要花费23000亿元人民币。加上1998年至1999年的那一次18000亿元,中国政府将为国有四大银行的救援行动花费了将近41000亿元。这个天文数字吞噬了中国2004年40%以上的GDP。换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2004年,全体中国人为中国的国有银行系统免费打工的时间超过5个月以上。我想问这是谁给政府的权利,国家的钱是全体公民的钱,不是政府的救济款。如果中国的法制健全,实行起来也很严格,这样的事情恐怕不会发生吧。 一个大国的崛起应该是多方面的崛起,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是软实力还是硬势力,是国力还是制度,只要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享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权利,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就足够了。虽然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但是挫折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意味着新的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祖国能应对好一切,中国也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奏出自己的音符,世界也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更加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6
简答么,多了不好,少了不行。先分析下,不然搞不清它问的什么。“大国崛起”的说法缘起于近年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从建国时就开始了,“强国”的梦想自1840年就有,但直到建国后才实现。本题的切入点是崛起的规律,用历代大国崛起的事实映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成功。

首先,大国崛起有以下一般规律。1、执政者励精图治,敢于大刀阔斧力排众议的进行政治改革;2、国家政策具有连贯性;3、重视经济,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顺民心合民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等。

其次,得到以下启示: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2、要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3、要坚持国家政策的连贯性。
4、坚持走群众路线,顺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0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7大报告

所以题设中的规律,就是毛邓三的基本理论,启示就是后一句。

规律的核心:
1、实践 我们的认识路线
2、群众路线
3、独立自主
上述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4、改革开放
5、与时俱进
6、科学发展

其中最最核心的是认识路线(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个问题很宽泛,围绕这些答就差不多了
第3个回答  2010-01-05
国家要有扩张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