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学作品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如题所述

虽然长夜已深,但我有一个强烈的意识:要抓紧写《穆斯林的葬礼》的读后感。不然我很快就会忘记。因为这本书实在无法令我记住,而且也不值得我记住。但是在看它的时候,我涌现了许多零碎的思绪,也是因为如此,我多日不知如何下笔,找不到一道线索将它们串起来。现在,也只能勉强记录这些颇有些趣味的碎片了。
一、一流的主题——似是而非的民族特色和民族融合思想
这本书居然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特别当我看到写序的是白莲先锋冰心奶奶的时候,我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苦笑。
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在大众面前,毕竟从人口比例来说,少数民族作家的人数比较少。这本书某些程度是让我们对回回的生活和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有二:1.女主生日了,她的暧昧对象带着礼物去她家贺寿,大家都以为是女孩子喜欢的蛋糕的时候,女主妈妈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要是蛋糕就麻烦了,不是清真的不能吃,还得退回去。2.女主的闺蜜在宿舍里面讲一个上海同学的坏话,被上海女同学听到了,上海女反唇相讥,攻击这个闺女的软肋(成绩不好):”还不如人家少数民族呢!“ 刚刚和闺蜜一起背地说人家的女主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怎么,少数民族就不该成绩好,少数民族就该比一般人差吗?!少数民族就在汉人眼里比较笨吗……
本人也是有宗教信仰的,也曾在婚姻问题上就此问题困惑过。但如今我终于知道了某教信仰的厉害程度:单是一点饮食,就必须和其他人区分开来,这就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融合。也许这也正是他们保持自己与世区分的重要手段吧! 因为有了隔绝感,对其他人都有异类之感,某些事情上面就容易过度敏感。过度敏感后旁人无法理解,又有了距离感,这样渐渐就恶性循环下去。
作者不知是不是有意要消解这种隔阂,故意安排女主韩新月和汉人恋爱,又安排男主韩子奇最后死前揭露自己其实是汉人假扮了一辈子的回族(男主是孤儿,被回族人收养,为了生活,只好称自己是回族)。但是作者又安排韩新月在结婚前就死去,韩子奇在死前才道出真相,对两个畔道离经的死人,其他穆斯林也没有任何办法。作者没有提出一个有效解决回汉婚嫁问题的办法,恐怕,她也没办法面对这个问题吧。
二、二流的文字
在看完了沉闷又唠唠叨叨的《狼图腾》之后,《穆斯林的葬礼》犹如一股清风,使我阅读的时候立刻胸怀畅快起来。开头对玉器世家的神秘描写,宗教的肃穆感也让人产生了阅读兴趣,双线进行的故事也暗含伏笔步步惊心——所以有人说,茅盾文学奖评委大概是只有看了开头……
可越往下看,且越发觉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单薄。尤其是对女主韩新月的描写,读书好(报考大学只填一个志愿,北大!),漂亮,温和,好强,单纯,善良……为了突出其美丽,作者还把她和上海女谢秋思作对比:男同学们议论说谢秋思像牡丹,韩新月想莲花,牡丹虽美是装饰塑造的,而白莲花才是天然之美!……慢着,这是不是似曾相识?我尽力使自己去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人,也许是有吧,不然穷摇奶奶笔下那些女主怎么个个都是这样人见人爱我见犹怜呢?~你不爱她肯定是出于嫉妒!~
结局是女主死了,她那未过门的恋人年逾四十还没有结婚,每年都去她的坟墓上面拉《梁祝》。我简直要羡慕嫉妒恨了。
( 此外人物的心理描写实在是太多,这是文字表达能力太弱的表现。你就不能用其他描写含蓄一点来表示么?)
三、下流的思想——人人都有贱的权力
标题写”三流“实在的客气了。韩新月从小就觉得妈妈韩君璧对她很严苛,而照片上面的妈妈,为什么又那么亲切呢~原来韩君璧不是她亲妈,她的亲妈是——妈的妹妹!韩子奇(韩新月之父)去英国出差的时候,小姨子韩冰玉因为大学恋爱失败急于离开伤心地偷偷跟着姐夫跑了。后来她因为不忘旧爱,拒绝了英国小伙子的爱,结果英国小伙子在给她买花的路上被德军的炸弹炸死了。她万念俱灰发了烧,想到自己无依无靠,便爱上了姐夫……与此同时,姐姐在中国苦苦挣扎,一个女人孤身带着孩子勉强维生。梁冰玉带着孩子回去,竟然声称姐姐是前妻,她才是正妻,姐姐和姐夫没有爱,她和姐夫才是真爱!好吧,在国外十年,孤男寡女有了奸情,勉强算是情理之中,拜托你不要那么理直气壮好不? 而韩子奇,也在心中暗暗想:当初自己一穷二白,和糟糠之妻结婚完全是为了生活,为了经济的结合,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和小姨子才有……
读到这里,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我几乎欲哭无泪的,果然从古至今都揭示了一个真理:不要嫁给凤凰男,他是不得已才娶你的,发达后的那个对象才是他有”共同语言“的真爱哪!
作者把韩君璧塑造成一个庸俗会使心计的女人,把一切的可做坏事的机会都安排到她身上,完全忽略她的十年苦熬,完全忽视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她就像穷摇早期小说里面所有的正妻一样面目可憎,但是你细看之后发现她却是里面最任劳任怨的人。不过最后所有人都怪她,恨她,包括她的亲生儿子。世上大概这种事情也不是罕见,女人也许,真的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多一点私心,就像梁冰玉,她勾引姐夫,想做正妻不成就丢下女儿出国去,可谓活得潇洒无比,没有一丝愧疚:”人生来就有爱的权利!“
豆瓣上面有一个作者写了一篇文章评价这本书的三观,我认为标题很好地诠释了本书的主题:
”人生来就有贱的权利“

在学车排队等车练的空隙,我看完了这本《穆斯林的葬礼》。依然是要感谢它打发了我些许无聊时光,而且它看起来不累(可以参考言情小说),并且满足了我看文学名著的心愿(我终于可以对一本矛盾文学奖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如果你闲着没事干,看看也无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