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栽培的优良梨品种或梨育种亲本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巴梨(Bartlett 2n=34)

又名香蕉梨,英国品种,系自然实生。它是世界上栽培最广的西洋梨品种。在我国旅大、烟台、青岛、郑州和黄河故道等地栽培较多,昆明和贵阳也有少量栽培。

果实大,果实多数呈粗颈葫芦形,平均单果重217g。果皮绿黄色或黄色,间或阳面有浅红晕,果面有些凹凸不平,但有光泽,果点小而多,不明显。更梗中粗,梗洼浅狭,具沟状,有条锈,常在一侧突起。萼片中等大,萼片宿存或残存;萼洼浅狭,有皱褶。果心较小,5心室。果肉乳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经7—10天后熟,变软易溶,汁液特多,味酸甜,有浓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2.6%—15.2%,可溶性糖7.91%,可滴定酸0.25%;品质极上。果实不耐贮藏,在冷藏条件下可贮藏120天以上。

幼树生长旺盛,直立,萌芽力强,发枝力中等偏弱。一般4—5年开始结果,主要以3—5年生枝上的短果枝和结果枝群结果,丰产、稳定性好。盛果期后易衰老。

适应性较强,喜肥沃砂壤土。抗寒力弱,在-25℃情况下受冻严重;抗病能力也弱,尤其易染腐烂病。寿命短的原因主要是结果过多、树体生长势弱而染病死亡。抗风、抗黑星病和锈病的能力较强。

甘肃省武威地区农科所从巴梨自然实生苗中选育出了武巴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用巴梨作母本培育出了锦香梨。美国用巴梨作亲本育成了茄梨。

2.车头梨(2n=34)

也称朝鲜洋梨,由朝鲜引入,似西洋梨与砂梨的杂交种,我国大部分省、区均引种试栽。

果实中等大,呈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70g左右,最大者400—500g。果皮绿黄色,阳面具条状红晕,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中多,果点周围有白色晕圈。果梗较长;梗洼浅广,有沟纹。萼片宿存或脱落;萼洼浅广,有皱褶。果心中等大,5心室。果肉白色,质地细而脆;经5—7天后熟变软,汁多,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0%—14.8%,可溶性糖6.01%—7.02%,可滴定酸0.21%—0.25%;品质中上等。果实不耐贮藏。除鲜食外,可加工制糖水罐头。

植株生长势强,枝条开张。萌芽力强、发枝力中等。约4—5年开始结果,以短枝结果为主,较丰产稳产。如果管理不善,单株之间有隔年结果现象。从果园整个群体来看较稳产。

车头梨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抗寒力强,可耐-27—-30℃低温,耐盐碱,抗病虫能力亦较强。

以此品种作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矮香。

3.苹果梨(2n=34)

原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现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地为主栽品种,新疆、西藏有少量栽培。

果实大,果实呈不规整扁圆形,状似苹果;平均单果重211—250g。果皮绿黄色,阳面具红晕,果点小。果梗较长,梗洼深狭,有沟纹,具条锈。萼片宿存,大而直立;萼洼广,中深,有皱褶和隆起。果心特小。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8%,可溶性糖8.99%,可滴定酸0.31%;贮藏后酸味降低,品质上等。果实极耐贮藏,一般可贮至翌年5月。

树体健壮,生长势中等,萌芽力强,发枝力中等。一般4—5年开始结果。成年树结果部位主要在3—5年生枝上的短果枝,较丰产。

适应性强,较抗寒,能耐-30℃低温。抗旱及抗涝能力强,抗黑心病能力较强。但抗风、抗药力差,也易感染腐烂病。在沙滩地栽培,果肉易出现褐色小块木栓化组织,影响果实品质。

以此品种为亲本育成的梨新品种有苹香梨、大梨、早酥、锦丰等。

4.鸭梨

我国古老的品种,原产河北省。华北、辽宁、甘肃、陕西、四川和新疆均有栽培。

果实中等大,果实近短瓢形,果梗一侧常有状似鸭嘴的突起,并具锈块;单果重160—190g。果皮绿黄色,储后变黄色,果面光滑,有蜡质,果点小。果梗长,基部肉质;近无梗洼。萼片脱落,萼洼深。果心小。果肉白色,质细而脆;汁液极多,味淡甜,微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2%—13.8%,可溶性糖8.54%,可滴定酸0.20%;品质上等。果实较耐储藏,一般可储至翌年2—3月。

树姿呈散乱圆形,萌芽力中等,发枝力弱。结果年龄较早,一般四年生开始结果,成年树以3—5年生结果母枝上的短果枝结果为主,有部分腋花芽结果。丰产,但管理不善时,易形成隔年结果的现象。

以鸭梨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五九香、晋酥梨等。

5.茌梨(2n=34)

又名慈梨、莱阳慈梨。原产于山东茌平、牟平和莱阳一带,是古老的优良品种之一。在山东栽培较多,华北、江苏、辽西、陕西、新疆也有栽培。

果实大,果为不正纺锤形,肩部常一侧突起;平均单果重204—250g。果皮黄绿色,储后变绿黄色,果点大而突出,果面粗糙,果梗很长,萼片脱落或残存,萼洼浅,果心中等大。果肉淡绿黄白色,质细脆,汁多,味浓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为13%—15.3%,可溶性糖10.54%,可滴定酸0.18%,品质上等。果实较耐储藏,一般可储至翌年2—3月。

树势强,幼树直立性强,萌芽力中等,结果年龄晚,5—6年开始结果。

适于砂壤土栽培,抗旱不抗涝,抗寒力弱,对黑心病、食心虫、药害和风害的抵抗力较弱。

锦丰梨就是以茌梨为父本育成的新品种,以茌梨为母本育成的新品种有秦丰梨。

6.砀山酥梨(2n=34)

又名酥梨、砀山梨。原产于安徽砀山。现山东、山西、辽宁、陕西、甘肃、江苏、新疆、云南均有大量栽培。

果实大,近圆柱形,顶部平截稍宽;单果均重239—370g。果皮绿黄色,储后浅黄,果点小而密,果梗较长,梗洼浅狭,中广,有条锈或片锈。萼片多脱落,萼洼深广。果心小。果肉白色,中粗,松脆,汁多,味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9.09%,可滴定酸0.14%,品质上等。果实耐储藏,一般可储至翌年4—5月。

树势较强,萌芽力强,发枝力中等。4—5年开始结果,丰产。

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虫能力中等,对黑星病抵抗力较弱,但强于鸭梨。

以砀山酥梨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晋蜜梨、秦酥梨。

7.南果梨(2n=34)

原产辽宁鞍山,自然实生后代。辽宁栽培较多,吉林、内蒙古、西北一些省区有少量栽培。

果实小,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58g。果皮绿黄色,阳面有鲜红色晕;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有浅色晕圈。果梗较短,梗洼小,周围常有沟纹。萼片脱落或宿存。果心大,扁圆形。果肉黄白色,石细胞少,质细,采收即可食用。可溶性固形物15.5%,可滴定酸0.56%;品质上等。耐运输,但极不耐储藏,一般可储25天左右。

树势中庸,萌芽力强,发枝力弱,5年生左右结果。

适应性强,抗黑星病,抗寒力强,高接树在-37℃时无冻害。

以南果梨为亲本育成了锦香梨。

8.京白梨

又名北京白梨。原产于北京郊区,是较优良的品种之一。现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区均有栽培。

果实中等大,扁圆形,整齐;平均单果重111g。果皮黄绿色,储后变黄白色,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不明显。果梗较长,多弯向一边,梗洼近于无,常有沟纹。萼片宿存;萼洼浅且多皱。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13.0%—17.0%,可滴定酸0.82%;品质上等。不耐储藏。

树势中庸,萌芽力强,发枝力较弱;一般7年生左右结果。幼龄结果树产量较低,盛果期后可年年丰产。

适应性较强,喜冷凉、肥沃砂质地,抗寒力较强,抗风力强;黑星病和梨园介壳虫危害较重。

以京白梨为亲本育成了新品种柠檬黄。

9.长十郎(2n=34)

原产于日本神奈川县,是实生品种。现湖南、贵州、福建、江苏、江西等省均有栽培。

果实中大,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9g,最大320g。果皮绿褐色或土黄褐色,果点大而密,果面粗。果梗长,梗洼浅狭,基部肉质;萼片多宿存,少数脱落,萼洼浅广。果心中大,果肉乳白色,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0.2%—13.8%,可滴定酸0.14%;品质中上。稍耐储藏。

树势强,半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弱,4—6年开始结果;丰产,但易出现大小年。

抗黑星病和锈病,虫害少,较抗寒;抗风和抗旱能力弱。翠伏就是以长十郎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

10.二宫白

产于日本,系鸭梨和真输杂交育成。在我国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省有少量分布。

果实中大,呈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60g。果皮黄绿色,果面光滑,果点小而稀,外观美。果梗较长,梗洼浅狭。萼片脱落,萼洼浅广。果心中大,果肉白色,质细嫩脆,石细胞极少,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3.1%,味酸甜,品质上。耐储性差。

树势强盛,树冠开张,发枝力强,结果早;一般三年生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座果率高,高产。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抗风、抗黑斑病,易感黑星病,耐涝差。

早翠就是以二宫白为父本育成的新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