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有哪些文化渊源和鼎盛时期?

如题所述

琵琶,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

乐器首座。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我国秦朝时期出现的。

在秦代,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弹拨乐器的总称。我国琵琶还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后来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这一时期的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也包括柳琴、月琴、阮等,都可以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形制统一后的琵琶是6相24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乐器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人们在演奏琵琶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学者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释乐器》,原文是这样的:

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批把”才正式被人们称为“琵琶”。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

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4弦12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因为晋代阮咸擅长弹奏这种乐器,所以琵琶才用阮咸和阮的名字相称。

在南北朝时,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曲项琵琶是4弦、4相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部和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然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琵琶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非常形象地描写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这一时期,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4个音位增至16个,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

由于以上这两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发展。据说,唐代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轮指系统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按指系统和推拉系统。

直至15世纪左右,琵琶乐器已经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及以《月儿高》、《思春》、《昭君怨》为代表的文曲。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琵琶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5声音阶,后来按照12平均律增加琴码,这时的标准琵琶已有8相30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也为后来琵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后来,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

同时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琵琶名曲,不少琵琶传统乐曲也受到古人喜爱。

在我国古代,琵琶流派很多,如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一般来说,琵琶分南、北两派。

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

后来,琵琶名家李芳园根据琵琶南北两派编撰了一本《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这本书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对人们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

平湖琵琶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据说,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岭南一带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平湖琵琶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平湖派琵琶对后来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影响。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子敬,陈子敬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陈子敬还有一个弟子叫倪清泉,他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后来,陈子敬的再传弟子沈浩初,他精研琵琶古曲,对浦东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编纂了一本《养正轩琵琶谱》,对我国琵琶发展影响很大。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