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还属于制造业吗?

如题所述

1,
从前有个村,村里都是人,人人都是农民。大家每日种地织布,自给自足,生活乐无边。

2,
有位神人引入了高产水稻,土豆玉米,粮食渐渐变多,开始吃不掉了。而有的人木工做得好,做的家具特别精致,于是这个人发现他的家具可以卖。

那些粮食种的多的人开始把多余的粮食卖了,去买家具,而做家具的开始把家具卖了买粮食。

这个时候,社会分工就形成了。

3,随着科技发展,粮食产量越来越高,种需要所有人吃的粮食,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于是粮食价格越来越低,就有人开始离开土地去做工。
随着科技发展,村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做家具的,做电视机的,做药的,做汽车的,做键盘的,做饮料的,做拖拉机的,做衣服的,做帽子的,总之做什么的都有。
还有开学校教别人怎么做东西的。

4,
种粮食的把多余的粮食卖了,买电视机买衣服买家具买药,做药的把药卖了买粮食买衣服买家具买电视机,做电视机的,把电视机卖了买家具买药买衣服……
而科技发展,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村子里大家都是各造各种不同的东西,只有几个人在造粮食了。
总之大家各尽其职,各取所需。

到这里,制造业就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生产力。

5,有一批人,专门帮助倒腾这些东西,从种地的手上买粮食卖给做电视机的做衣服的做汽车的做药的。把药、电视机、衣服、汽车买来再卖给其他需要的人,这就是商人。

由于有商人从中倒腾,想买的人基本都能买到,想卖的人基本都能卖掉。

有时候,想买电视机的人比造电视机的人多,但是想买药的人比想卖药的人少,于是卖药的人就不卖药了,开始去造电视机,总之,商人会帮助生产和需求保持平衡。

到这里,看起来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就形成了?
上面这些就是实体经济,当然包括制造业。


========================分割线=======================

5,但是有的做电视机的,把自己做的电视机都卖了,买了自己需要的药、家具、汽车、衣服以后还剩下很多钱。
他并不知道这些钱怎么用,商人中间出现了一个奸商一号,他有了个好想法。

奸商一号找到造电视机的,“你把钱给我,我明年还你,还给你3%利息,反正钱在你手里也没用对吧……”
做电视机的发现这个人挺好的,于是就把钱给这个奸商了。

正巧这个时候,有个种地的,因为粮食不好卖,而汽车畅销,于是这个种地的,想去造汽车,但是没有本钱。种地的很苦恼。

奸商一号找到这位种地的,说:“听说你想造汽车,但是没钱是吧?我借给你钱,你去造汽车,但是你明年还我,还要5%利息。”
种地的听了听,发现5%也不多,正好也能帮助自己造汽车,就答应了。

于是种地的开始造汽车,汽车卖的很好,赚了不少钱,连本带息还给了奸商一号,自己还剩了很多钱。
奸商一号连本带息把钱还给了造电视机的,还赚了2%的利息。

这个过程中,造电视机的赚了利息,奸商一号赚了利息,而种地的赚了汽车钱,总之大家都赚了。


6,奸商一号发现这是个好生意,于是他挨家挨户问问有没有闲钱,拿来给我呗。我给你们3%利息,拿到大家的钱之后,又把钱借给需要钱造新东西的人,收5%利息。
于是有钱的人都很喜欢这位奸商一号,因为他能帮自己的钱每年增加3%。借钱的人也很喜欢这位奸商一号,因为他能借钱给自己,帮自己做想做的事情,利息也不高。

大家其乐融融。

奸商一号就是银行,帮助制造业更加发展,他存在的意义是帮助想搞制造业而搞不起的人搞起来。


7,奸商二号发现奸商一号这点子不错,但是大家都把钱借给奸商一号,自己肯定不能干这行了,竞争不过奸商一号。
奸商二号另辟蹊径,跑去找到造电视机的,对他说“你做电视机,运输过程中是不是经常摔坏?”
做电视机的说:“是啊,每年只能造两台电视机,做出来的电视机往外运,平均一年摔坏一台啊!”
奸商二号又去找到另外一个造电视机的,对他说:“你做电视机,运输过程中是不是经常摔坏?”
另一个做电视机的说:“是啊,每年只能造两台电视机,做出来电视机往外运,平均一年摔坏一台啊!”

奸商二号把这两个做电视机的喊来,对他们说,你看你们平均一年摔坏一台,不如你们每年年头给我半台电视机的钱,年底你们谁摔了,我就赔他一台电视机的钱,你们看怎么样?

两个造电视机的想,诶,每年就造两台电视机,摔坏一台,买米的钱都不够,不如花个半台电视机钱买个平安。于是两个人各交了半台电视机钱给奸商二号。

这时候奸商二号也有钱了。跑去找到造粮食的人:“听说你想造电脑但是没钱?我借给你,明年还我5%好不好?”造粮食的人想了一想,怎么这个人也借钱,不过也挺好的,没钱造电脑,5%也不多,就借来了。
到了年底,造电脑的把借来的钱连本带息还给奸商二号,奸商二号把本钱赔给摔电视机的,自己赚了5%。

奸商二号发现这个生意不错,于是找到各行各业,让大家出钱,出事了奸商二号赔钱。自己再把大家出的钱拿去借给需要造东西而没钱的。

这样,造东西的出了钱减少了损失,奸商二号赚了利息,想造东西而没钱的又拿到了钱造出了东西,总之最后大家又是都赚了。

奸商二号就是保险公司,他存在的意义仍然是帮助制造业的发展。既可以保障公司避免不必要的过大损失,也可以将募集资金投入市场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8,村长发现奸商一号和奸商二号太鸡贼了。于是想出了个点子,在村里划出来一块地,当作交易所。造电视机的想多造,但是没钱的时候,可以来交易所问村民们借钱,造出来电视机赚了钱给村民分分红。造药,造汽车,造衣服的,想多造但是没钱的都可以来交易所借钱,赚了钱给金主们分红就行。村民不想当股东的时候,可以随时把这部分资产卖掉,而且卖价根据各厂家效益随时变动。
于是造电视机的在交易所借了很多钱,多造了很多电视机,而金主们也借此赚了钱,有钱买更多电视机。

交易所就是股市,帮助制造业机构融资,他的作用当然毫无疑问,还是为了帮助制造业发展。


9,
卖棉花的,一般10块钱一斤卖棉花,而做衣服的,10块钱一斤买来棉花,做出来的衣服20一件。这样大家都有赚。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多了好多种棉花的,到了收获的时候,棉花降到1块钱一斤,做衣服的2块钱收棉花,衣服10块钱一件,衣服好卖,做衣服的大鱼大肉了一年。而种棉花的喝了一年西北风,地也荒了,牛也饿死了。
后来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多了好多需要棉花的,到收获的时候,棉花涨到50块一斤,做衣服的只能50块钱买棉花,但是衣服80块一件,衣服不好卖,做衣服的喝了一年西北风,厂子也倒闭了。种棉花的大鱼大肉了一年。

种棉花的想:“我这不能一年大鱼大肉一年西北风啊,而且牛饿死了地怎么犁。”
做衣服的想:“我这不能一年大鱼大肉一年西北风啊,而且厂子倒了也不好开了。”

于是种棉花的找到做衣服的说,不如这样吧,我播种的时候,我们就定好,我收获的时候一斤卖你10块钱,不管最后实际卖多少钱,就按照10块钱卖给你,多了我也不要。我不想一年大鱼大肉一年西北风,就想稳定。
做衣服的说,我也不想一年大鱼大肉一年西北风,我也想稳定,而且我厂子倒了,东西就再也造不出来了,成交!

后来每年做衣服的都10块钱收棉花,衣服也越做越多,越来越稳定,不会突然一下就倒闭了。种棉花的也不会一年大赚一年血本无归了。

这就是简单的期货,他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制造业稳定发展。


10,
有一年,村子不景气,村长找到印刷厂,“给我印点钱出来,好多人造不出东西了。”印刷厂于是印了挺多钱。
于是村长拿着钱去开修路,一修路,就需要水泥,那么水泥厂又开工了,生产石灰石的厂子也开工了,造出来的东西又多了。
村长还把钱借给那些缺钱造不出东西的厂子,有了钱,这些厂子也能造出东西了。

好吧,政府投资讲白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带动制造业。


11,
村长发现,虽然有奸商一号,奸商二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把多余的钱放在手上,于是村长广播喊话:村民们注意了,村长借钱!一年利息10%。于是大家纷纷把钱借给村长。
村长收到这些钱,修路,借钱给各种厂子,让各种厂子能造出更多东西,因为东西多了,各厂子交税就多了,村长发现这些税远超10%,结果村长赚了,各种厂子也赚了。

政府发债,说白了还是为了帮助本国产出增加,维持制造业发展。

这些就是虚拟经济,其实他们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也就是所说的制造业。
看到这里,就可以知道,不管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最终钱都会流入制造业手上。都是为了制造业服务的,帮助制造业造出更多东西。

后面什么出口外汇……编不动了…脑细胞已经死光了…各位随便看看吧= =


其实金融立国还是制造业立国之争本身就很激烈,到现在也没什么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金融立国还是制造业立国,想要国家强盛经济稳定,前提必须是有强大的制造业,不管是德国,日本,美国还是中国,没有制造业光有金融的国家,比如冰岛那样的,一个金融危机,别国制造业一崩溃,这种国家就直接就亡国了。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个资源配置工具,他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以金融为基础的国家,他也是为别国制造业服务的,以别国经济为基础,一旦别国制造业萎缩,这国基本上也就完了,作为泱泱中华,岂能把命运交给别人?

不过这种观点在互联网信息经济和IT经济出现后已经渐渐地开始变淡了,制造业虽然重要,但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于互联网信息经济的出现,已经变淡了,互联网的强势冲击了人们对于制造业地位的认识。

制造业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虽然在下降,但无可否认的是,制造业仍然是立国之本。

美元再强大,美联储再厉害,美国造不出飞机大炮,造不出宇宙飞船,造不出航空母舰,造不出F35,造不出量子计算机,造不出波音飞机,造不出高通芯片,造不出本国人吃的用的产品。金融再强大,科技再先进,互联网再繁荣,造不出东西,美元霸权也是守不住的。

所以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这种说法没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9

去年12月15日,乐视网对外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投资 22.67 亿港元,正式入股TCL多媒体;
  今年9月13日,爱奇艺对外宣布与创维战略合作,以1.5亿元入股创维旗下酷开,并就创维产品内置的VIP会员服务等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从这两条消息,我们看到了什么?

  “转型”,这个近些年来在企业家圈子里最流行的词汇,已经开始从茶余饭后的谈资,越来越强势地加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了。
  必须要用到“强势”这种表述,因为面对经济下行,面对互联网+的种种可能,面对不确定性的全新时代,企业被时代推着不得不如此。

  只是,在不得不如此的时候,“逆来顺受”的传统企业们“顺”得当真靠谱吗?
  或许,我们可以听听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领域服务多年的实干家艾永亮的总结:很多企业的转型实际上是“伪转型”。或者,更直白些地说,他们的所谓转型根本不靠谱。

  本文开头的两条消息,被主流媒体宣传为:优势互补-互联网企业为彩电制造企业提供内容,彩电制造企业向互联网企业学习经验,建造视频生态,同时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平台。
  显而易见,对于企业互联网转型这一领域缺少实践经验与趋势观察的行业外人士来看,很难道从一个比较科学系统全局的角度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容易在字里行间,发布的新闻报道一定意义上其叙述的角度偏向的政治意义常常是要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

  同样的事情,艾永亮通过分析总结认为:被互联网企业入股,对于彩电制造企业而言,并非好事。他们犯了大多数传统企业的通病,即以转型为借口,行放弃互联网业务之实。他们并非以退为进,而是掩耳盗铃地,甚至自欺欺人地以退“伪”进。

  这个结论下的有些不客气。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营销短视症》的论述,文中提到:铁路停止增长,不是因为客运和货物运输的需求萎缩了,也不是因为用户需求被其他工具(轿车、卡车、飞机甚至电话)满足了,而是因为铁路自己没能满足这些需求。他们以产品为导向,而没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所以错误定义了自己的行业,认为自己做的是铁路生意而不是运输生意。在这样的误导下,于是铁路公司的管理者任由其他交通工具夺走他们的客户,把自己陷入到今天的困境之中。

  文中的另外一个例子是:电视几乎令好莱坞全军覆没。所有老牌的电影公司都不得不彻底重组,而他们之所以陷入困境,并非都是因为电视的大举进犯,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患了短视症,没能正确定义其业务。它认为自己是电影业,而其实它是娱乐业。
  可见,有局限性的定位,已经不仅仅是让企业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了,这会让企业的奔跑方向都是错误的。

  艾永亮认为,创维、TCL与互联网视频内容商的合作,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之所以会将最为重要的“内容运营”拱手相让,就源于并没有把自己看做是“视频服务商”,而是错误地定位于“彩电制造商”。

  这样一来,不久后,创维和TCL看到的局面将是:自己作为制造商,只在用户购买硬件时与用户进行了一次极为短暂的连接;在随后的日子里,除非硬件出了问题,否则用户对硬件根本视而不见,反而与其中的内容运营商每天频繁连接;于是最了解用户的内容运营商能够持续获取收入,而制造商除了做了一锤子买卖之外,既要忙于应付用户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还要忙于寻找下一个买家。

  这也是在他的每一次培训中都会讲到的一个重要观点:一家企业转型的成功标志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从一家“制造业”企业转型成为“制造商+运营商”具有互联网思维特质的企业,同时完全具备核心内容和核心体验的运营能力。
  同样的观点也反应在最新出版的《腾讯之道》一书中。该书曾对“运营”进行了以下阐述:在互联网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运营者得天下。

  一家企业的运营部门一般要承担产品上线后的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渠道运营等工作。事实上,不只是产品、研发等核心部门,运营部门的强弱对企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就像是农民种出再好的庄稼,如果运不出去卖不掉,最后也只能烂在地里。
  可以说,运营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助推产品成功的三驾马车之一,运营好了产品也就成功了一半。

  其实,无论互联网企业,亦或非互联网企业,都必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的问题,运营的要求和难度在日益提高。有数据表明,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8家企业诞生,但随后的创业失败率却超过了80%。究其原因,“不重视运营”而导致的失败高居前五名。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对一家企业的发展何其重要,可惜,却从未被真正重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面向用户体验的质量检验标准,员工还在忙于刚性硬件功能的设计和研发。

  所以我们看到了彩电制造业企业因为错误地定位,把自己限定在了“制造业”之中,无法跳出。他们只是学习了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的皮毛,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更加强大的“彩电硬件”。可事实上,如果不真正强化软件体验和内容运营,这两个传统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是永远不可能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的。  不勇敢地、主动地、积极地脱离习惯多年的舒适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不可能真正落地。像创维和TCL这样,简单粗暴地吸纳互联网企业资本进入自身企业的“转型”,即便次数再多,也仅仅会是一次次“小版本升级”而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9

重工业按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玻璃纤维原料、锯材及人造板工业等工业;
(3)加工工业(制造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化肥、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重工业产品大部分用于生产,少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如电力、生活用煤、小轿车等。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重工业的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合称为重化工业。重工业产品大部分用于生产,少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如电力、生活用煤、小轿车等。
电视是轻工业,小汽车和摩托车是重工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