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军事重镇都是哪几个,北方的有宣府和大同,其余两个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朝洪武年初,朱元璋在北方设辽东(今辽宁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延绥四大军事重镇。

不久又设宁夏、甘肃〔在张掖〕、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三镇,其镇守为武职大臣,提督则为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也称为太原、固原二镇,这九镇统称“九边”。九边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

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扩展资料

辽东镇

总兵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市)。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北锥子山,全长970余公里。

延绥镇

总兵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在大边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县墙头乡),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与大边墙相接。

延绥镇长城遗迹多被积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边重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九边,又称九镇,是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公元1368年明朝建国,其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代的严重边患。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3

自明初至中叶,明朝先后设置了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治广宁,今辽宁北镇)、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镇(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延绥镇(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镇(治所在今银川)、固原镇(治所在今宁夏固原)、甘肃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这些封疆大吏统领的兵力,多时达百万,少时也有几十万,约占全国兵力

的三分之二。

第3个回答  2019-10-09
明朝四大军事重镇都是哪几个,北方的,就知道宣府和大同?
明朝洪武年初,朱元璋在北方设辽东(今辽宁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延绥四大军事重镇。
不久又设宁夏、甘肃〔在张掖〕、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三镇,其镇守为武职大臣,提督则为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也称为太原、固原二镇,这九镇统称“九边”。九边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
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第4个回答  2019-10-03
明朝从最东面的辽东地区到最西的河西地区,共设有九个军事重镇,史称“九边”。每“边”为一“镇”。

九边(九镇)分别是:1、甘肃镇;2、宁夏镇;3、宣德镇;4、大同镇;5、辽东镇;6、延绥镇(榆林镇);7、固原镇(陕西镇);8、蓟镇;9、山西镇(太原镇)。

明嘉靖年间,为加强京师防务和保护帝陵(明十三陵)的需要,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镇、在北京西南增设了真保二镇,共计为十一镇,合称为“九边十一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