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写的《狼》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表达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和坚持,取得胜利。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奸诈,最终都会失败。

扩展资料:

《狼》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表达了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时,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的思想感情。

本文讲的是一个屠夫凭借智慧和勇敢战胜两只狼的故事。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和精炼的语言刻画了狼的贪婪、猖狂和狡猾,尤其对狼的行动、神态的描写,传神地揭示了狼的阴险狡诈的本性。

在刻画屠夫这一人物上,也颇见作者的匠心。表现了屠夫的怯弱、畏缩;更是多次对屠夫进行心理描写,寥寥数语写出了屠夫由不得已到拼死自卫的心理过程。结尾的议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残暴的敌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聊斋:书斋名;志:记录;异:奇怪的故事)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志异》中有《狼三则》。其一被苏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收录为“专题 《狼》”,其二被选为沪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34课《狼》,鲁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30课《狼》,2016年新审订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和部编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2019年版定为七年级上册第18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狼(蒲松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4

本文表现了屠夫的机智勇敢、技艺娴熟、方法得当,通过狼伸爪而被吹的事,告诉我们正义必战胜黑暗、退缩没有出路、对付恶势力要利用巧方法取胜。

狼代表的是邪恶的化身,告诉我们,不论坏人多狡诈,终究会被正义所打败。

扩展资料:

本文讲的是一个屠夫凭借智慧和勇敢战胜两只狼的故事。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和精练的语言刻画了狼的贪婪、猖狂和狡猾,尤其对狼的行动、神态的描写,如“一狼径去”,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等,更是传神地揭示了狼的阴险狡诈的本性。

在刻画屠夫这一人物上,也颇见作者的匠心。“屠惧”,表现了屠夫的怯弱、畏缩;“屠大窘”、“暴起”、“断其股”等,寥寥数语写出了屠夫由不得已到拼死自卫的心理过程。结尾的议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残暴的敌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屠夫强,狼弱,因为屠夫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战胜了狼,因为狼被杀死了,所以屠夫胜利了,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只要我们敢于斗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