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如题所述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5
我是这么觉得的,中俄在那个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那个具体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具有争取民族独立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论点是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论,前者破英雄史观和立群众史观,解决了革命主力的问题;而最致命的是剩余价值论,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致命缺陷以此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的扩张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侵略意义,对俄国而言,俄国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虽然也是向西靠拢,但是始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但是随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俄国资本形成了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相对于西欧的落后,农业形成了对工业的严重制约;一个是俄国资本上层与英法联系甚密,在一战中已经深刻表现了其对英法的依赖,在此意义上,奉行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就有了追求民族独立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亦是如此,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还是革命,这些运动的阶级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可能摆脱与外国资本的联系,因此选择俄国道路,特别是在1920年代前后的历史背景下,俄国列宁道路就成了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的必然选择。这个逻辑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但两个政权在建立了之后,即实现了民族独立之后,在继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原则都出现了问题,最后都不得不再次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并且资本主义化(尽管理论上并不是这种提法)才可能继续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两个政权也始终摆脱不了家长制这一封建性的特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