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和“前庭觉”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感统

【概念】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扩展】感觉统合理论

理论提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A.J)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理论研究: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J.Ayres)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术语运用领域: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目前好妈咪儿童之家正在全力推广感统训炼。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感觉统合不足的影响: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打扰着老师和家长。

2.前庭觉

/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e5a3e16a86b1cb134954770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e5a3e16a86b1cb134954770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e5a3e16a86b1cb1349547705"/>

【概念】

前庭觉,亦称:平衡觉,静觉。

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倒三角形架构的上方,也就是头重脚轻的头部,是平衡感上面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讯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作出应有的行动,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则称为前庭觉。包括视听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讯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都属于前庭觉。

【生理机制】

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3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当机体进行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刺激3个半规管或椭圆囊中的感受细胞;当头的位置和地球引力

作用方向的相对关系改变时,则刺激球囊中的感受细胞。这些刺激引起的冲动.沿第8对脑神经的前庭支传向中奁,引起相应的感觉和其他效应。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都称为毛细胞。毛细胞所在的位置和附属结构不同,使不同形式的变速运动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的倾倒,使相应的神经纤维的冲动发放频率发生改变,把机体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信息传送到中枢.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各种躯体的内脏功能的反射性改变。

3个半规管形状大致相同,但各处于一个平面上,3个平面又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中都有—层内膜,构成膜管,膜管漂浮在骨管内的液体中,膜外的液体称为外淋,膜内的液体称为内淋巴。所以人的进退、上下或左右转所产生的加速度都可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管小的液体运动。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使内淋巴向运动的反方向推压含有毛细胞纤毛的胶质顶,使纤毛向同一方向弯曲,直到内淋巴以同样的速度运动起来为止;当运动停止时,同样由于惯性作用,使内淋巴向另一方向推动胶质顶,纤毛也随之向另一方向弯曲。纤毛弯曲能使毛细胞兴奋,引起该侧的传人神经向中枢发放大量的神经冲动。和球囊椭圆囊的作用是,当人体在水平方向以任何角度作直线变速运动时,椭圆囊上的毛细胞发生最大弯曲,于是使从些特定的传人神经纤维的冲动发放增多,引起机体产生进行着某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的感觉。球聚囊的作用机制与之相同。

前庭种经下脑干、脊髓、小脑利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引广泛的联系。投射区不仅包括前庭,还包括视觉和躯体本体感觉代表区,都与空间定向知觉和高级运动相关。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度或过长时间的刺激,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和皮肤苍白等现象,称前庭性植物反应。前庭功能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尤其女性,如晕车、晕船。

【功能】

由于前庭平衡的关系,前庭觉的成熟与否和平衡感关系密切。平衡感不良,造成身体操作不稳定,会形成好动不安的现象。多动的孩子,前庭觉的发展普遍不佳。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遭到障碍。有关这部分,本书后面章节有更详细的说明。前庭觉是大脑功能分化的守护神,特别在3岁前后的左右脑功能分化,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对于这些功能也会形成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感统

【概念】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扩展】感觉统合理论

理论提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A.J)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理论研究:1970 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 1972 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 (J.Ayres) 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术语运用领域: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目前好妈咪儿童之家正在全力推广感统训炼。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 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感觉统合不足的影响: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打扰着老师和家长。

2.前庭觉

【概念】

前庭觉,亦称:平衡觉,静觉。

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倒三角形架构的上方,也就是头重脚轻的头部,是平衡感上面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讯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作出应有的行动,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则称为前庭觉。包括视听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讯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都属于前庭觉。

【生理机制】

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3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当机体进行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刺激3个半规管或椭圆囊中的感受细胞;当头的位置和地球引力

作用方向的相对关系改变时,则刺激球囊中的感受细胞。这些刺激引起的冲动.沿第8对脑神经的前庭支传向中奁,引起相应的感觉和其他效应。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都称为毛细胞。毛细胞所在的位置和附属结构不同,使不同形式的变速运动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的倾倒,使相应的神经纤维的冲动发放频率发生改变,把机体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信息传送到中枢.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各种躯体的内脏功能的反射性改变。

3个半规管形状大致相同,但各处于一个平面上,3个平面又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中都有—层内膜,构成膜管,膜管漂浮在骨管内的液体中,膜外的液体称为外淋,膜内的液体称为内淋巴。所以人的进退、上下或左右转所产生的加速度都可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管小的液体运动。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使内淋巴向运动的反方向推压含有毛细胞纤毛的胶质顶,使纤毛向同一方向弯曲,直到内淋巴以同样的速度运动起来为止;当运动停止时,同样由于惯性作用,使内淋巴向另一方向推动胶质顶,纤毛也随之向另一方向弯曲。纤毛弯曲能使毛细胞兴奋,引起该侧的传人神经向中枢发放大量的神经冲动。和球囊椭圆囊的作用是,当人体在水平方向以任何角度作直线变速运动时,椭圆囊上的毛细胞发生最大弯曲,于是使从些特定的传人神经纤维的冲动发放增多,引起机体产生进行着某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的感觉。球聚囊的作用机制与之相同。

前庭种经下脑干、脊髓、小脑利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引广泛的联系。投射区不仅包括前庭,还包括视觉和躯体本体感觉代表区,都与空间定向知觉和高级运动相关。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度或过长时间的刺激,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和皮肤苍白等现象,称前庭性植物反应。前庭功能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尤其女性,如晕车、晕船。

【功能】

由于前庭平衡的关系,前庭觉的成熟与否和平衡感关系密切。平衡感不良,造成身体操作不稳定,会形成好动不安的现象。多动的孩子,前庭觉的发展普遍不佳。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遭到障碍。有关这部分,本书后面章节有更详细的说明。前庭觉是大脑功能分化的守护神,特别在3岁前后的左右脑功能分化,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对于这些功能也会形成障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0

感统课是感觉统合课程,是一种早期教育课程,是根据婴幼儿感觉和运动发展的情况,针对对婴幼儿的感觉信息输入和整合失调开发出来的对婴幼儿起积极治疗作用的、能促进婴幼儿整个神经系统的成熟的早期教育课程。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是脸的正前方,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

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

扩展资料:

感统课课程阶段:

①0—3岁,儿童感觉统合基础训练阶段,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阶段。

②2-6岁,儿童感觉统合最佳训练阶段,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阶段。

③6—13岁,儿童感觉统合重要训练阶段,这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矫正阶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感觉统合课程

百度百科-前庭觉

第3个回答  2020-04-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