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与中国留学生的成绩为何差那么多?

如题所述

如果喜欢走访中国的大学校园,你便会发现这些年肤色各异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虽然留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还很小,但他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新生扩招的幅度。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大学录取的留学新生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年度数据,如果将各类留学生加总,他们的存量已从2011年的29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44万人,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则从660所增长到829所。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只是参加汉语培训,更值得关注的是拿文凭的学历生,即读本科、硕士或博士的留学生。他们的增速尤为惊人,在2005年之后的十年间从每年录取1.5万人上升到3.8万人,增幅为158%。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国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了落实这份《纲要》,教育部随后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留学中国计划》,表示到2020年要将来华留学人员提升至50万人。中国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意识到,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中国高校的排名越高,留学生的规模和比例也越大。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中的留学生比例从3.8%迅速发展到8.3%。2010年,有3219名留学生在清华大学就读一学期以上,其中有2263人为学历生,留学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高校首位。2016年,北师大计划招收245名本科留学生,同年北师大招收国内本科生2590人,留学生的比例接近一成。而在全国排名五十位左右的江南大学,2014年国际学历生的招生规模仅为75人。

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取决于中国大学,也不取决于教育部的官员,而是由某些国际媒体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决定的。所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扩大留学生在校人数比例来提升各高校在世界名校中的排名,因此肯定会对留学生进行各种优待政策,自然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就不如中国留学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3

如果喜欢走访中国的大学校园,你便会发现这些年肤色各异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虽然留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还很小,但他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新生扩招的幅度。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大学录取的留学新生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年度数据,如果将各类留学生加总,他们的存量已从2011年的29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44万人,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则从660所增长到829所。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只是参加汉语培训,更值得关注的是拿文凭的学历生,即读本科、硕士或博士的留学生。他们的增速尤为惊人,在2005年之后的十年间从每年录取1.5万人上升到3.8万人,增幅为158%。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国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了落实这份《纲要》,教育部随后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留学中国计划》,表示到2020年要将来华留学人员提升至50万人。中国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意识到,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中国高校的排名越高,留学生的规模和比例也越大。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中的留学生比例从3.8%迅速发展到8.3%。2010年,有3219名留学生在清华大学就读一学期以上,其中有2263人为学历生,留学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高校首位。2016年,北师大计划招收245名本科留学生,同年北师大招收国内本科生2590人,留学生的比例接近一成。而在全国排名五十位左右的江南大学,2014年国际学历生的招生规模仅为75人。

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取决于中国大学,也不取决于教育部的官员,而是由某些国际媒体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决定的。所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扩大留学生在校人数比例来提升各高校在世界名校中的排名,因此肯定会对留学生进行各种优待政策,自然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就不如中国留学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1-05

    外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的成绩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学术背景和语言差异:外国留学生在来到中国之前通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和语言能力,而中国留学生可能需要在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同时,还要应对语言挑战。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的成绩。


    2. 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外国留学生可能更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索,而中国留学生则更习惯于接受老师讲解和指导。这可能会导致外国留学生更加独立和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中国留学生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3. 学习动机和态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可能对他们的成绩产生影响。一些外国留学生可能更注重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而中国留学生则可能更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这种动机和态度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学习挑战时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影响他们的成绩。

    4. 文化背景和适应能力:不同国家的学生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适应能力。一些外国留学生可能更容易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环境,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实际上导致外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的成绩差异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学习习惯等。成绩是一个综合表现,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一地解释留学生的差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24
    中国留学生在做研究时,往往是一以贯之,坚持把研究做下去,并且研究一段时间后就能以论文的方式进行总结,相比之下,外国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失去兴趣或是受到某种阻碍,便会立刻放弃。

    学习态度的差异,使得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最显著的便是成绩上的差距。
    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那些优秀的留学生无一不展现着大国的傲人风采。

    其实,从一百多年前,中国第一批前去美国留学的孩童,就让美国人看到了他们的优秀。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初到美国时,他们自然会惶恐不安,但逐渐适应后,他们就展现出了他们的聪颖不凡。
    第4个回答  2022-02-17
    我们长年以来都把不同学位(本科、硕士、博士)的留学经历放在了一起谈,所以有很多错乱。事实上是三份定位不同的产品,一起打分,自然就有很大的方差。

    先说大家在乎的排名间的对比,最著名的USNEWS排名主要说的是本科,因此和硕士、博士关系不大。比如我们计算机领域看的csranking,主要的依据是顶级会议的发表量,这个就对本科生可能包括硕士生而言没什么意义,毕竟课程设置也不做研究,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发文章。而欧美的大部分研究生教育,有点像“职业培训”,从长度、完整性和目的上都和本科、博士不同,因此也是给大家最大争议的地方。一般来说,名校的本科、博士录取率会低于硕士。但录取率就代表了一切了吗?有少部分排名很差的硅谷神校的硕士项目往谷歌微软输送了多少员工,从就业角度上比很多排名靠前的学校强多了。所以好不好,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

    再说个人的经历分享。先说本科,高中生想申请到美国的名校的难度不在于高考(SAT),而在于全方位,需要多面手以及丰富的履历。所以说白了就是评估的维度不同。所以能去国外顶尖名校的高中生,还真不一定能高考夺魁。反之,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子,也不一定去得了国外名校。两个东西的标准都不同时,就缺乏了可比较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