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很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题所述

最近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我们可以列举几个:

2017年“315”期间,无印良品被央视曝光“部分进口食品产自日本核污染区”。无印良品在第二天上午就发布了官方声明,澄清事实,有理有据有真相,一场莫须有的危机原地化解。

2017年4月,周杰伦在西安个人演唱会上怒斥安保人员“滚出去”。周杰伦通过文字和视频发布了诚恳的道歉,得到了安保人员的原谅,也挽回了网友的心。

 

2017年8月,海底捞的后厨事件。当天下午海底捞就发表了官方声明,表明了承认过失并迅速整改的态度,舆情迅速逆转,博得了网友的同情。

那么成功的危机公关有什么特点呢?我总结为以下三点:

 

1.危机发生后迅速回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能在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就作出回应,坐等事态呈几何级数恶化,就来不及了。比如海底捞的案例,对餐饮行业来说,被曝光后厨卫生问题,基本上是迎头一棒的致命打击。如果海底捞没能在被曝光的当天下午就发声,很可能就被击垮了。

2.回应的态度要诚恳。

在被曝光后,如果事实属实,那就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逃避的态度。该认错认错,该整改整改,请承担责任就承担责任。在公众面前,态度上的任何一点不诚恳,都会在公众面前被无限放大,导致整个危机的失控。周杰伦的处理就很聪明,人无完人,可以谅解。反之如果强词夺理的回避,就显得小气了,容易失去人心。

3.回应要有礼有节,有气度,也有尺度。

在危机发生时,当事人会容易一股热血冲到头顶,失去了该有的气度。比如无印良品被315曝光,最后被证明是一场“误伤”。如果无印良品气呼呼地摆出这个锅不背的态度,怒怼回去的话,结果会怎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有了气度,还要有尺度。任何危机的背后,都有公众不了解的原因。在保证态度诚恳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公开事实,是危机公关的智慧所在。对一些恶意的攻击,危机公关要特别把握好尺度,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无辜,而太具攻击性。举例,我认为“毛巾哥声称网易严选抄袭”事件中,网易的态度就有失尺度。网易严选在回应中称对方为“说谎者朱姓青年”,指责朱姓青年纯属碰瓷儿。虽然局面上感觉是网易严选赢了,但让人很不舒服,赢得不漂亮。

危机无处不在,特别是进入了众媒时代,危机的发生更是防不胜防。迅速,诚恳,有礼有节,只是面对危机应有的态度。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或个人应该在平时就注意对危机的规避,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危机预防体系。

最好的危机公关当然是没有危机。


答主:文叨叨。图书公司总编辑,前百度高级产品经理,写作培训师。

公号:文叨叨的斜杠生活(wendaodao66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2
海底捞勾兑门》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应该是非常的漂亮。
首先事件回顾:
2011年8月22日 信报报道《记者卧底"海底捞"·揭秘》,直指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一直人类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

2011年8月22日15:02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的说明》 ,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他存在的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 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的态度。

2011年8月22日16:18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 《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的通报》,笔锋更加诚恳,“多年厚爱,诚惶诚恐”之类的词语都用户。

2011年8月23日12:00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和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的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

2011年8月23日20:00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
“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的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
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的职场中,张勇的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的高铁事件部分领导的做饭形成鲜明对比。张勇的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的危机

随后,海底捞邀请媒体记者,全程记录骨汤勾兑过程,视频、照片瞬间布满
网络。回顾海底捞事件,只是为了回答lz的问题,成功危机公关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企业,由于产品和服务的不同,所面临的危机各不相同,如果非要说共同特点,只能概念的说上几点。
主动承认错误比解释更加有效。危机触发的时候,解释=狡辩,事实会被理解为歪理。
主动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你越低,对方自我感觉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大人从来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总能包容孩子。
主动承担责任比推诿更加有效。“丢帅保车”在现代社会品牌危机时,更加有效
主动透明流程比规避更加有效。看的越清楚,就会更少的猜疑,而且消费者如果猜疑,就不会向好的方向猜疑。比如动车追尾事件,可能当局者觉得有些事情公布会有负面影响,其实你遮遮掩掩,大伙猜测的更加要命。

最后,危机公关没有固定模式,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公关公司存在的必要性,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是做危机公关的根本。
第2个回答  2019-09-09

案例-海底捞“老鼠门”事件

先是立即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然后向大众道歉,在这两者相结合之下,最终海底捞因主动承担责任和表达对监督的感谢,积极负责的态度最终获得不少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巩固了“顾客至上”的企业形象,成功化解了公关危机。

共同特点

    把危机当商机,创造发展机遇

    制定差异化的危机公关应对策略

    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对症下药采取措施(识微科技-市场营销栏目)

第3个回答  2017-10-22
《海底捞勾兑门》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应该是非常的漂亮。
首先事件回顾:
2011年8月22日 信报报道《记者卧底"海底捞"·揭秘》,直指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一直人类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
2011年8月22日15:02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的说明》 ,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他存在的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 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的态度。
2011年8月22日16:18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 《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的通报》,笔锋更加诚恳,“多年厚爱,诚惶诚恐”之类的词语都用户。
2011年8月23日12:00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和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的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
2011年8月23日20:00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
“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的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
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的职场中,张勇的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的高铁事件部分领导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张勇的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的危机
随后,海底捞邀请媒体记者,全程记录骨汤勾兑过程,视频、照片瞬间布满网络,事件就此暂时画上圆满句号。
回顾海底捞事件,只是为了回答lz的问题,成功危机公关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企业,由于产品和服务的不同,所面临的危机各不相同,如果非要说共同特点,只能概念的说上几点。
主动承认错误比解释更加有效。危机触发的时候,解释=狡辩,事实会被理解为歪理。
主动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你越低,对方自我感觉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大人从来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总能包容孩子。
主动承担责任比推诿更加有效。“丢帅保车”在现代社会品牌危机时,更加有效
主动透明流程比规避更加有效。看的越清楚,就会更少的猜疑,而且消费者如果猜疑,就不会向好的方向猜疑。比如动车追尾事件,可能当局者觉得有些事情公布会有负面影响,其实你遮遮掩掩,大伙猜测的更加要命。
最后,危机公关没有固定模式,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公关公司存在的必要性,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是做危机公关的根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