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过程(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如题所述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核对钢筋半成品→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基础钢筋(墙体、顶板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垫好垫块及马凳铁→隐检。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确定组装模板方案)→搭设内外支撑→安装内外墙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预检。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扩展资料: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预先分段绑扎骨架,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左右1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9

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梁。钢筋混凝土梁既可作成独立梁,也可与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整体的梁-板式楼盖,或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整体的单层或多层框架。钢筋混凝土梁形式多种多样,是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应用范围极广。

钢筋混凝土梁注意事项

从梁结构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来看,在梁板铰接在受力的条件之下,如果铰缝不能对载荷进行有效的传递,在单块梁板上所分配的载荷将大大的增加,导致单块梁板在早期就遭到破坏,极大的影响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造成铰缝处混凝土强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在对铰缝进行浇注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漏浆现象。采取的解决措施,可以对吊装进行适当的改进,例如可以在浇注铰缝处的混凝土之前在梁底的接缝处吊牢底模,当然还可以预先浇注3~5cm厚度的高标号砂浆,待其凝固一到两天之后再浇注铰缝处的混凝土,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钢筋混凝土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5
绑扎钢筋,通知监理验收,合格之后,关模板+刷油+(有必要的时候适当安装附壁式振动器)+对拉锚杆等等,浇注混泥土,注意分层浇注,振动棒打到位,通知监理现场旁站,达到强度后拆模,(外观不好使,适当抹面*选用*),洒水养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2-24
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