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的水系构成

如题所述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沙河,为长江支流淮河支流颍河主要支流,以河床积沙多而得名。古称滍水、泜水、亦名滍川。 沙河原是古汝水支流滍水,汝水在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因其泛滥从舞阳断流,将上段及支流滍、澧等水改道入颍河,从此分为南、北两条汝河,分别流入沙河及洪河。
沙河,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伏牛山的木达岭,流经平顶山市区、叶县、舞阳县、郾城县、漯河市、西华县、商水县至周口市西汇入颍河。河长322公里,流域面积12580平方公里。
其中:
沙河干流原经宝丰县境滍阳、曹镇,区段长1公里,宽1000米,流域面积365平方公里。沙河吉村渡口昔临通街大道,其“沙河晚渡”景观古为宝丰“八景”之一。1971年、1984年,随政区变动,薛庄、曹镇从境区析出,该河段亦随之划归平顶山市区。
叶县境内,沙河干流自平顶山市郊区于任店乡毛庄村东进入叶县,流经任店、城关、遵化店、龚店、邓李和洪庄杨6个乡,于洪庄杨乡张徐村东人舞阳县。叶县境内全长55.6公里,流域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舞阳县境内,至章化乡河湾村入境,到岔河村与北汝河汇流。流经县境30公里,到拐子王乡小赵村出境,马湾以上流域面积9669平方公里。河床宽300米左右,防洪保证流量为285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6立方米/秒。 下汤水文站调查1851年洪峰流量达11100立方米/秒,白龟山水文站调查1884年洪峰流量9100立方米/秒,漯河水文站调查1931年洪峰流量3760立方米/秒。漯河以下河道安全泄量3000立方米/秒。
叶县境内,沙河水含沙量大,流速缓稳,河道曲折,河滩宽阔,河床宽在200~400米之间,河岸切割深度4~7米。县境堤防完备,两岸堤防工程长约82公里,护岸砌体工程19处,长约4公里,堤防植有防洪林带。
叶县境内,沙河最高水位高程88米,最低水位高程83米;年最大径流总量22.95亿立方米(1964年),年最小径流总量1.497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总量9.4亿立方米,7、8、9三个月径流t占年径流总t的71%;泄洪能力为30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期流量为988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最20.9立方米/秒。 沙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33条,在平顶山市区以西,均为山区,来水迅速。主要支流有:
北汝河,发源于嵩县跑马岭,流经汝阳、临汝、郏县,在襄城县简城汇入沙河,全长250公里,流域面积6080平方公里。襄城县以上河长215公里,河床比降1/2800;其下至沙河汇口,河床比降为1/4000。北汝河河床宽浅,主流不定,两岸汇入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8条。
澧河,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村西北栗树沟,流经叶县、舞阳县,至漯河市区西入沙河,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278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平均约1/3000。上游山区植被较差,部分岩石裸露,又是伏牛山的暴雨区,孤石滩水文站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调查1896年洪峰流量5140立方米/秒。1958年修孤石滩水库。
干江河,澧河主要支流,发源于方城县羊头山,流经叶县、舞阳,在上澧河店汇入澧河,河长987公里,流域面积1280平方公里。官寨水文站流域面积1124平方公里,调查1896年洪峰流量9000立方米秒,1975年洪峰流量12100立方米/秒,是河南洪峰模数的高值区。
叶县境内,支流有三:
大麦河,在沙河南岸,流经龚店、邓李两个乡,原与石潭河同出冷清湖,今河道为1969年冬治理的河道,西-东流向,经龚店乡北中部和邓李乡中西部,在邓李乡孙寨转西南一东北流向,于泥车村西汇入沙河。河长12公里,河床宽12~16米,深2.5米左右,安全防洪流盆为18立方米/秒,常年流量0.07立方米/秒,枯水期0.03立方米/秒,结冰期约一个半月。
北大沟,在沙河南岸邓李乡境。源于邓李村东北,北流0.75公里后转向东流,经碾张、马湾等地在沙河出县境口处注入沙河,长7.5公里。
祁营沟,源于遵化店乡小王庄,东流经祁营、张寨、韩庄后,转南流经石灰厂入沙河,长7.5公里。
犨河,自平顶山市郊区曹镇乡东来,从叶县任店乡拿河村西人境,沿叶县与平顶山市郊区边界东流,于任店乡毛庄村东注人沙河,流经县境3.4公里。县境内河床宽2.5米左右,平均流量为1.2立方米/秒。犨河村河上有石桥,桥上碑文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帐下名将魏犨,曾在该河降伏过貊,故名犨河。
舞阳县境内,支流有:
灰河,古称昆水。源于鲁山县樱桃山,流经鲁山、叶县。由章化乡湾李村入境,至北舞渡注入沙河。流经县境8公里,流域面积505平方公里。.河床宽75米左右。防洪保证流量57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立方米/秒。
泥河,源于叶县坟台,至马村乡庞店北入境,流经县境24公里,由纸坊退水闸入沙河,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河床宽27米左右,防洪保证流量375立方米/秒,枯水期断流。
宝丰县境,支流有:
应河,发源于宝丰县张八桥乡阎洼村和张八桥村附近的浅山处,古称“应水”、“桥水”,俗称“马渡河”,又名“石叉河”。流经小店乡薛潭村入平顶山市郊区,绕应山而南入沙河,故名。县内流程19公里,河床宽15~20米,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为常年河,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应河水色清澈,尤其小店村西河段,草树葱郁,乱石纵横,水流曲折石间。古时每逢春秋佳日,文人墨客临流酌酒,品茶赋诗,并刻诗于石壁,被誉为“雅集石”。明成化年间称“石渠仙蒲”,为宝丰古“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石壁诗刻被毁,仅留点点残迹。 贾菱湖,又名蛤蟆湖,位于舞阳县章化乡店街村西南,为舞阳与叶县界湖,古时大部为贾氏所有且产菱,故名。该湖长约1500米,宽约100米,流域面积38平方公里,北流入沙河。除涝流量38立方米/秒。
另外,沙河干流上,1959年在鲁山县建成昭平台水库,1964年在平顶山市区建成白龟山水库。共同构成沙河水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