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历史和嘉兴比谁比较长

如题所述

基本差不多都市三国东吴政权时设置的。嘉兴稍早点。

嘉兴是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今德化县属侯官县)、莆田、厦门及漳州部分地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嘉兴从此自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

中共“一大”正是在嘉兴的游船上召开的

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明末清初,清军攻破此处进行后进行了屠杀,使嘉兴损失惨重,不复当年繁华。清朝中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才逐渐好转,市镇恢复繁荣。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

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




泉州是闽南文化源头,周秦开始经济开发,于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至今有1750多年的历史。

先秦

夏、商两代,泉州地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泉地属闽越国。

始元二年(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繁衍,设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之。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今德化县属侯官县)、莆田、厦门及漳州部分地区。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

梁·天监间(502年~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丰州)。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今福州),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东西塔、清净寺、开元寺、天后宫、关帝庙

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 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德化县废归属闽县外)属南安县。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衙前辟南大街为市,并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为中州。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间(785年~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老君岩、府文庙、南少林寺、惠屿岛

五代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九月,泉州归属南唐。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跨海大桥、洛阳桥、崇武古城、黄金海岸

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1241年~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元朝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安溪、德化、永春、惠安七县,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1297年),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延祐七年(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台湾)的贸易。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祥芝等处巡检司,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始筑厦门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清承明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南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八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