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通报

如题所述

    1.学习落实不到位,政治地位不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存在重业务学习、党政策学习、轻党理论学习等情况。
    2.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由于理论学习不到位,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学习只满足于会议文件,并不总是坚持以四种意识为政治标杆来指导日常工作和学习。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没有强烈的整体意识,也没有将地方发展与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相结合,为地方发展创造新局面。
    3.扶贫工作缺乏整体意识。在扶贫工作中,整体协调不够好,学习思维不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基层的实际理解和研究不够。在一些政策的实施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存在偏差。领导扶贫搬迁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扶贫思路不多,工作不详细,怕困难。
  (二)执行政治纪律和规则
    1.执行政治规则存在偏差。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始终严格遵守政治规则,但在政治敏锐性上仍存在差距,对上级精神的理解不够透彻。社会上流传的一些政治谣言并不奇怪。虽然一些不健康的言论没有随波逐流,但他们也放手了;个别同志没有及时批评和制止对遵守党的政治规则的模糊理解,存在良好的人文主义;忽视对县党员干部政治规则的约束和管理,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2.政治纪律的执行并不严格。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放松了主管联系部门的要求。工作中缺乏务实的氛围、勇气和创新精神,抵制不良氛围的意志不够坚定,对社会上一些不良氛围的危害认识不到位。有时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小事,警惕性不够高,实施制度和政策监督管理不到位。
  (三)在
  织生活方面
1.贯彻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够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彻底,满足于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比如,领导班子成员给所在支部上专题党课,只局限于上传下达,以读报纸、学文件的政治学习为主,内容没有联系改革、发展的形势,没有联系政研工作实际,特别是没有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
2.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平时忙于具体工作,总感觉时间紧,没有主动参加基层党组织会议,与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交流沟通不充分,平时只是通过集中学习或者开会时进行交流,没有主动利用其他方式与班子成员交换工作意见,导致与班子成员的沟通少。注重出勤而不重视效果,有时候发言没有经过仔细推敲,只是照本宣科走走过场。
3.双重组织生活没有落实到位。有时因时间关系没有及时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比如,对一些文件的学习,看下标题,了解下大框架,一知半解,精深度没有把握;干部在线网络学习,自己没有实实在在的完成,时限临近,安排工作人员代学,满足于学够学分就行。
(四)在作风建设方面
1.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对一些分管联系工作,在具体环节和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多,统筹协调不足,解决问题少,督促落实和跟踪问效少。在一些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繁忙,未能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未能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牢固树立从群众的智慧、群众的创造中寻找工作思路和新鲜经验的意识,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
2.开拓进取精神不足。面对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以及脱贫攻坚中的焦点、难点问题,思考不多、研究不深,创新突破不够、办法措施不多。面对一些复杂矛盾和攻坚任务,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害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原则,勇往直前的冲劲和进取上进的动力不足。
3.教育分管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严。对一些分管联系部门及工作人员教育不严,在具体环节和工作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多,没有强调具体的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导致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工作执行不力,工作作风不实,极少数干部还存在一些违纪现象。
(五)在履行“两个责任”方面
1.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还存在主观主义和懈怠思想等问题,抓党建工作主要是按照上级要求,按部就班来做,方式、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上存在麻痹思想,对“两个责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压力传导还不够,对日常工作中廉洁方面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落实党内监督方面,对领导班子自身监督比较严格,但是对普通党员干部日常监督比较少,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2.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对部分分管联系的单位,制度执行监督还存在失之于宽的问题,有少数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比如,对少数公车私用、“飞四”赌酒、“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歪风邪气的监督问责还有盲点、还不到位,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