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如何应对“严进严出”?

如题所述

保持批判的眼光,但也仅仅是眼光去对待,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6月21日在成都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

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在当天于四川成都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指出。

要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

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基础教育“苦”。

“严”,而高校教育“松”,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为实现升学目标,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业上,而到了高校,却变得迷茫,无所事事。在笔者看来,中国高校严进宽出教育模式。

也是基础教育学生负担重的根源之一,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必须提高高校学业要求,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教育部部长提出高校要合理增负,不是给高校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而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严进宽出”需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

让基础教育变得短视、功利。于中学而言,关注的是有多少学生考进名校,而不是学生的长远成长。于高校而言,会关注招生多过学生的培养。高校“严进宽出”,本来就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综观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

没有不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就连社区学院、职业学院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很高的淘汰率,毕业率不高。除此,高校宽出培养,也让基础教育以功利态度对待升学。中国从2018年起取消所有高考奖励性质加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考加分被功利对待,甚至出现弄虚作假。中国的艺术考试、招生,也存在“曲线高考”问题。一些没有艺术兴趣的考生,却为了考上更好的高校获得文凭而进行艺考培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