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9

11月2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2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市民朋友要提高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居家隔离及其同住人员要服从社区(村)统一管理,严格居家,不出门、不探访,配合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尽量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消毒。日常生活、用餐尽量在房间内,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共用生活用品,必须接触时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北京: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汇总|北京本土+913 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当前北京市疫情新增病例数持续高位增长,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首都防控工作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11月23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要点如下:

①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感染者913例,其中社会面148例

②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③北京:公共场所24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④北京疾控:市民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⑤朝阳区: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本小区,就近核酸检测

更多发布会资讯如下↓↓↓

新增病例

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感染者913例,其中社会面148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11月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1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76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48例;朝阳区352例,顺义区107例,通州区75例,海淀区67例,东城区、丰台区各55例,昌平区48例,西城区47例,大兴区46例,石景山区、房山区各14例,经开区10例,密云区7例,怀柔区、平谷区各6例,门头沟区4例;普通型1例、轻型272例、无症状感染者640例。感染者相关情况>>>

疫情防控

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北京市疫情新增病例数持续高位增长,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波及街乡广泛,首都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持续奋战,从快从严从细抓好防控工作,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 切实让社会面慢下来

徐和建表示,要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切实让社会面慢下来,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行业责任,各区要根据本区疫情形势和社会面风险大小,制定本区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的到岗率,动态调整控制指标,直至疫情出现拐点。加大对社会面流动性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区要对辖区内的单位开展自查,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区开展督促检查,监督组要开展监督检查。周转点、隔离点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疫情变化完善调整管理和运行机制,以科学精准的手段,杜绝交叉感染和风险外溢。

查验核酸

北京:公共场所24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提醒广大市民,按照首都防控规定,要对进返京人员进行“三天三检”,抵京后前三天每天需完成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7 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各类公共场所要加强扫码测温,从明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市民朋友根据出行安排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保证工作、生活、出行顺畅,共同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屏障。

北京疾控提示

疫情高发多发的区和街乡要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表示,疫情高发多发的区和街乡要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辖区内写字楼、企业、工厂要动态调整,减少人员流动,强调个人防护,加强监督检查;疫情零星散发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与疫情高发多发区的必要通勤人员,严格“两点一线”,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市民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刘晓峰表示,市民朋友要提高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居家隔离及其同住人员要服从社区(村)统一管理,严格居家,不出门、不探访,配合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尽量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消毒。日常生活、用餐尽量在房间内,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共用生活用品,必须接触时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老年人、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

刘晓峰介绍,老年人、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抵抗力较低,为减少感染风险,应尽量减少外出,不串门、不聚会,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外人接触,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必须外出时,要做好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注意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 ,积极接种疫苗,如身体出现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时按规定就医。

发布会通报

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疫情情况

朝阳区: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本小区,就近核酸检测

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52名,其中71名为社会面筛查人员,281名为隔离观察人员。

区域内一些楼宇、园区、企业自发提出倡议,号召全区企业共抗疫情。该区继续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本区域,减少人员跨区活动,养老院、护理院等重点场所实行闭环管理,暂停开放各类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采取线上教学,鼓励采用视频、网络、电话等方式线上会议。严格小区(村)卡口管理,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

朝阳区全力保障,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扎实做好水、电、气、热等城市运行保障,统筹149家保供超市、3500余个便民网点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白名单”运送人员储备,保障运力;驻区所有医疗机构应开尽开,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保障就医看病需求。重点加大隔离居民服务保障,确保物资供应充足,通过远程诊疗、入户诊疗、代开药品、外出转诊等多种方式保障居民就医购药需求。垂杨柳医院已开通线上“云诊疗”,提供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咨询服务,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预约,隔离管控人员也可直接在平台预约诊疗。

杨蓓蓓说,当前,该区疫情仍然处在发展态势,仍需继续坚定必胜信心,携手抗疫。“还请大家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本小区,就近核酸检测,不在小区楼下聚集,不跳广场舞,不聚餐、不串门,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戴好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海淀区副区长冯燕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海淀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7例,其中10例为社会面筛查人员,57例为隔离观察人员,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治疗。倡导海淀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简单工作、生活,做到不聚餐、不聚会、少流动。

丰台区:降低人员流动性,倡导各单位弹性办公

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韩新星介绍,降低人员流动性,倡导各单位弹性办公,群众简单生活,减少跨区流动,暂停除民生保障外的经营性公共场所,努力使社会流动性慢下来。供热、供气、供电、环卫、道路施工等城市运行领域人员坚持“两点一线”简单生活,全力维护城市运行“生命线”的安全平稳。

通州区新增本土28+47,含10例社会面

通州区委宣传部部长汤一原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通州区新增28例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47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65例,社会面筛查发现10例,均已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社会面筛查发现感染者涉及永顺镇新建村、永顺镇西富河园4号院、新华街道如意园小区、张家湾镇高丽园小区、张家湾镇小耕垡村、宋庄镇中园公寓、宋庄镇富豪村、宋庄镇北刘村、玉桥街道紫荆园小区、马驹桥镇团瓢庄村。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吴兴发

北京疾控:市民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实习记者 何蕊

11月2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2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市民朋友要提高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居家隔离及其同住人员要服从社区(村)统一管理,严格居家,不出门、不探访,配合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尽量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消毒。日常生活、用餐尽量在房间内,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共用生活用品,必须接触时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