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三国志中陈寿对刘备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29
许多人都说陈寿对诸葛亮颇多诋毁,但我看了《三国志》后,却感觉这种指责似乎有欠公允,难免“道听途说”之嫌。

首先,诸葛亮获得了《三国志》中人臣中最高的传记规格。
《三国志》惜墨如金、失之简略,全书中只有八个人单独成传,他们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大帝孙权、陆逊,其中三人是开国之君,曹操则是有实无名的开国之君,而且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在中国的官修史书中普通人的传记通常只是为了写人,皇帝的传记则同时还要起大事记的作用,所以常常是皇帝的个人传记篇幅长、份量重,但反而面目模糊不清,通篇都是某年某月某人任职、某处旱、某处交兵的流水帐,如《后主禅》便是如此。陈寿肯为人臣中的诸葛亮和陆逊单独立传,花大笔墨记叙他们的生平为人,本身就是对这两个人功业影响的极大肯定,甚至于放到了大多数天子之上(即使是单独立传的曹睿、阿斗),更不必说其他人臣了。

其次,诸葛亮同样获得了最高的人物评价。
传中另一处表明作者态度的就是最后的评,这是一项来自太史公的优良传统。我把8个人传后的评曰摘录在最后。
曹睿、孙权特别是刘禅评语中颇多尖锐之语,自不必论,恐怕曹丕的评语也当不得好。剩下四人中,表面上曹操评语最好,但细细品味,是否也很有点象我们熟悉的“伟大的XXX,一生XXXX”的味道在里面,官样文章而已。倒是刘备、陆逊、诸葛亮的评语夹杂了不少感情色彩。
特别是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不仅仅是肯定一个人的功绩,更是肯定他的人格,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来说,这恐怕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了,远胜于给曹操的,不要说是在三国之中,就算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在自己的传中获得这样的赞语。
许多人抓住最后那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不放,可通观全文,真的能感到这是对诸葛亮的批评吗?再说即使将略非所长又如何?一个人品德崇高,正直廉洁,治国有方,还需要什么?人无完人,还非要他写诗作赋、吹拉弹唱、南拳北腿无一不通才能叫好吗?
也正是这个“将略非所长”的人,以小国攻大国,以寡击众,拔三郡,斩杀张颌、王双、把司马懿打的闭门不出、眼睁睁的看着对手竟然在自己的土地上屯粮。这也是三国志的记载。
为什么很多人都忽视,在这句沦为把柄的话之前,这个贬低诸葛亮的人竟然专门花了一千多字引述自己编写的“诸葛亮故事”,为诸葛亮歌功颂德(全文我也附在后面),这在中国的史书中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大概在陈寿看来,短短几句赞语根本不能表达自己心中那个诸葛武侯的形象。
中国人不会把将略看得那么高,一句“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绝对要胜过“韩白、孙吴”,中国人更看重道德品行,甚至于反感热衷刀兵之人。如果陈寿真的要贬低诸葛亮,那他在评中应该揪住“劳师远征、不能选贤任能”不放,而非将略。这句话充其量只能说明陈寿眼中的诸葛亮还不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在传记的正文中,我觉得有几处情节值得大家注意。
其一,刘备托孤,这对于完善诸葛亮和刘备的形象,都是十分有利的,主信臣忠,正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最高境界,特别是相比曹魏。
其二,大量对诸葛亮品德的描写,如不治余财等等,要明白道德情操在中国士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一个颜回凭着情操就压倒了无数的帝王将相。
其三,敌人的评价常常是最客观的,司马懿说诸葛亮“天下奇才”(请注意,陈寿为什么选择司马文宣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如果陈寿真想诟病诸葛亮的话,他写这些干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