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风俗图鉴中国人今天都吃些什么呢?

如题所述

冬至风俗图鉴

中国人今天都吃些什么呢?

冬至风俗图鉴

中国北方吃饺子。

川渝、山东喝羊肉汤。

宁波吃番薯汤果。

中国南方吃汤圆。

江南水多吃红豆揣米饭 。

苏州酿米酒。

广东吃烧腊。

冬至节气科普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节气风俗(上)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出九”后,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肆猜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而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冬至节气风俗(下)

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吃饺子

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喝羊肉汤

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裂塌型的羊肉汤。

冬至·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麇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鏖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文学创作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衫梁见三秦。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谚语俗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