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指的是什么?

这段话怎么理解?主体水平结构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板、预制楼梯;非承重围护墙采用精确砌块实现外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内隔墙采用ALC条板,且在工厂开槽实现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采用全装修、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及管线分离等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大量传统施工方式的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加工制造建筑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的建筑。)在工厂中,将它们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在现场组装和安装它们。[1]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代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3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及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混合结构等。
第2个回答  2020-10-10
一、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工业化运作的方式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部品、部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目前主流的装配式建筑分为三类: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以及木结构装配式。现场装配率越高,相应的工业化、绿色化程度也就越高。

在建筑行业当中,装配式建筑也常被称为绿色建筑,因为节能降耗贯穿了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全过程。装配式建筑讲求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式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相应的其标准化、模数化程度较高。目前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及BIM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建筑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融合, “BIM+装配式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未来!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背景

近两年是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年,也是全行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元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以及去产能、去库存等刚性供给侧战略需求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建筑业开始艰难的迈向绿色建筑及工业化的突围发展之路,装配式建筑在我蓬勃发展的态势正式开启。

政策背景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八项重点任务及相关措施。

2017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比例。

2017年3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了2020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重点任务和发展要求。

发展状况

装配式建筑自2016年起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深圳、沈阳等30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相应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同时随着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技术日趋成熟,国家对于装配式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建筑的国家也正在在组织修订。

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带动了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响应热烈。据初步调查统计,近三年内全国新建预制构件厂总计约200个左右,201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量大约在 3500万m²左右, 2016年全国建设量大约在 6000万m²左右,部分地区已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三、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施工周期——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BIM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缩短工期约50%,工业化程度高。

合理布局——能合理布置功能区间 ,设计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平面能够合理分隔,灵活方便,创造开放式建筑,而传统结构(砖混结构、砼结构)由于材料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如果开间过大,就会造成板厚、梁高、柱大,出现“肥梁胖柱”现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自重增大,增加造价,购房者在二次装饰时,经常由于自行改变墙体位置,增加隐患。

空间使用率——构件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5%-8%有效建筑面积。在建筑风格上,装配式建筑也更显灵活丰富,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重轻、抗震性、有隔温、防水、隔热、隔音的功能。

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可实现回收利用,实现循环利用,建造和拆时对环境污染较少,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可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并且建筑垃圾将减少约80%、材料损耗减少约60%、可回收材料增加60%、建筑节能达70%,节约人工约50%、降低造价约10%、缩短工期约5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0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第4个回答  2022-11-15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与传统方式不同,这种建筑方式将大量的现场工作都搬到了工厂进行,在工厂制作好了配件、构件,比如楼板和楼梯等,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连接方式在现场进行组装及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的一种建筑结构。
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以“工业化”发展成就为基础,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MiC是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之一。在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中建海龙科技推出的“海龙模方”MiC系列建筑产品受到行业关注。“海龙模方”四大系列建筑产品,分别是C系列——海龙混凝土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E系列——海龙电梯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中学学生宿舍新增电梯项目;S系列——海龙钢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烟台莱山滨海健康驿站;I系列——Ibox海龙微筑MiC模方,代表产品为海龙Ibox微筑MiC模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