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要是炮弹都是真的,清政府能取胜吗?

如题所述

甲午海战中要是炮弹都是真的,清政府能取胜吗?

甲午中日战争中,两国海军交手多次,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两军主力舰队在黄海大东沟的那场遭遇战,我们就以这场战斗为例来分析一下炮弹是否能成为左右成败的关键。首先,关于炮弹“真假”问题。问题中假设炮弹都是真的,应该是针对北洋水师中很多炮弹内部倒出了砂石,而非炸药,被认为是假冒伪劣的炮弹。而实际上这种被装填砂石的炮弹并不是“假炮弹”,而是具有标准生产工艺的“真炮弹”,这种炮弹叫做实心弹。甲午战争之前的几十年间,火炮和炮弹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木船时代,大部分炮弹都是实心弹,但随着铁甲舰的普及,传统的实心弹威力欠佳,为了增加威力,弹药专家在两个方面加强了炮弹的威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炮弹内部装有砂石呢?这是因为,尽管被称为“实心弹”,而实际上弹头内部并非钢铁实心,而是中空。钢铁的质量太重,无法达到较远射程,如果增加发射药就有炸膛的危险,因此弹头中空,中间填入砂石正好达到理想配重,打击效果达到最优。所以,北洋水师的炮弹全部是真的,不过实心弹造成的杀伤有限,只有在吃水线以下击穿舰体,才有可能造成敌舰进水沉没。实心弹的威力远逊于开花弹,而北洋水师所装备的开花弹却少得可怜。

现在对于大东沟一战定义北洋水师战败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甲午战争最终清廷战败;二是大东沟一战日军无一艘军舰沉没,而北洋水师沉没了五艘,尤其是失去致远、经远两艘主力战舰,对北洋水师来说是巨大损失。但如果我们仅仅从一场战斗的角度来看时,结果或许并非人们现在所认知的那样。首先,日军舰队的主要作战目的是要一战消灭北洋水师主力,很显然日本人大大低估了北洋水师的实力以及水师官兵的作战意志;其次,从战场形势来看,北洋水师主力舰艇大部分坚持作战,除济远、广甲逃离之外,其余军舰即便受伤将沉依然在奋力反击。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被人们忽视的地方,这场战斗是怎样结束的?双方从中午战至黄昏,北洋水师军舰大部受损,只有定远、镇远、靖远、来远在坚持战斗,而日军方面还有八到九艘军舰战斗力尚存,于是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围住妄图击沉北洋旗舰。

开花弹的威力巨大,制造工艺难度也很大,当时的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都还没有完全掌握开花弹的制造工艺,更遑论量产了。北洋水师大量装备了实心弹,开花弹主要靠进口,由于价格昂贵,所以数量很少。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即便是当时主要军工强国英国和德国,他们所制造的开花弹内部装填的也是黑火药。而日本人自己研发出了一种威力更大的黄色弹药,被称作“下濑火药”,这种弹药爆炸之后还能继续燃烧,它在黄海海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丁汝昌就是被炮弹引起的大火烧伤而撤下战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如果在甲午海战中,炮弹都是真真的话,也未必是日本舰队的对手。因为日本是个海洋国家舰队经验丰富,而北洋舰队刚刚刚成立才几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