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家谱辈分排列

如题所述

01、明洪武年间,第五十六至六十五代孔姓家谱辈分排列确定为十字:希(士)败丛桥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02、清乾隆五年(1740年),第六十六至七十五代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定为十字: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03、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第七十六至八十五代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定为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04、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备案续立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的二十字辈分排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家家谱全部的字辈小知识:第六十五代原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郑则皇帝庙讳,将“胤”字改为“衍”字。
孔姓起源:
1、源于子姓:一种说法是孔姓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的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和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据记载成汤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宋微仲继位,其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姓,也是子姓孔氏,其中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2、源于姬姓:另外一种说法是孔姓源于姬姓,一言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者,称孔氏;二言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3、源于妫姓: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4、源于他族改姓:出自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姓。满族崆果_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广氏等。除此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察猛,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