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原子的区别

如题所述

离子原子的区别如下:

1、粒子结构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微粒的电性

原子:不显电性。因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离子: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它们所带的电量就是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

3、化学符号

原子:就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Mg分别表示钠元素与镁元素,还表示一个钠原子和一个镁原子。离子:离子符号就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写明离子所带的电量及电性,电量数字写在前面(数字1往往省略不写),电性正负符号写在后面。

4、性质不同。

结构不同,电性不同决定了原子和离子的性质也不同。如钠原子构成的金属钠,可以跟水剧烈反应;而钠离子却不跟水反应,而钠离子却不跟水反应,而能在水中自由移动。

原子联系:由于离子是由原子经过得(或失)电子变成的的。所以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微粒,如氯原子Cl和氯离子Cl-都是氯元素的不同存在状态。

什么是原子

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原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原子间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相同。

什么是离子

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