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下)

如题所述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译文:黄帝说:人年纪老了,不能生育子女,是精力衰竭了呢,还是自然规律的限定呢?

岐伯曰:女子七岁【大约数】肾气盛,齿更发长。【以下年龄段,都是常人的揆度概数=大约数。】

二七而天癸【阴精】至,任脉通【旺盛】,太冲脉【肝气=生气=八之气】盛,月事【月经】以时下,故有子。【注:古人有癸、鬼同音,皆癸水意,非迷信说。癸水,天干阴水也,人之肾水合癸水。天癸=天道和合人成的人体精气神+癸水=生育功能】

三七肾气平均【饱满】,故真牙生而长极【发育完满】

四七筋骨坚【肾气足】,发长极,身体盛壮。【身体强健的顶峰】

五七阳明脉衰【胃气不足】,面始焦【憔悴】,发始堕【掉头发、牙齿】。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肝气】衰少,天癸竭【肾虚闭经】,地道不通【不排卵】,故形坏而无子也。【“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六经离合论》人背后是督脉和太阳膀胱经的阳脉之气,太冲脉,是肾水生肝木生发脉气】

译文:歧伯说:女人七岁,肾气旺盛,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肝肾阴精成熟,任脉冲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有了月经,具备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盈,真牙生出,牙齿长全。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位和大肠的阳明经的脉的气血开始衰弱,有的就面部憔悴,掉头发。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多数人面部有了皱纹,有了白发。四十九岁时,任脉冲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癸(肝肾阴精)枯竭,绝经,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丈夫【男人】八岁【揆度,概数=大约数。智者求同】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年轻人泄精属正常状态】,阴阳和【阴阳合德,气血成实】,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饱满】,筋骨劲强【五行和合,肝肾强健】,故真牙生而长极。【发育完满】【太医令王冰注:平=足;均=和;极=止。绝妙!】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女子阳明脉先衰,男子肾气先衰。这点要牢记!因此,女子阳常不足;男子阴常不足。】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注意六七和六八之别:女子阳脉,男子阳气,思考:有何区别?】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筋衰无力】,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水生木,肾气衰,肝气不足,筋衰,阳气不盛,】八八则齿发去【脱落】。

译文: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肝肾阴精)产生,精气满溢产生遗精的正常现象,如果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强劲有力,肌肉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开始衰退,掉头发、牙齿颜色变暗或松动。四十八岁时,胸部以上的上焦阳气逐渐衰弱,面部憔悴无华,鬓角白发。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肝肾阴精)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

肾者主水【天一生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通畅】。【肾水,癸水】【先天之本,肾的首论。】

今五脏皆衰,筋【肝主】骨【肾主】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译文:肾主水,接受其它十一官脏腑的精气滋养贮藏,所以五脏阴精盛满,肝肾阴精盛满,男子有遗精现象。

五脏功能衰退,肝肾阴精衰弱,导致筋骨懈惰无力,天癸肝肾生育阴精没有了,男女都会发鬓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不能生育子女了。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揆度大数,小七八论】

译文: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么道理呢?歧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有生育能力,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肾阴精气也就没了。

帝曰:夫【议论引导虚词】道者【知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全角=五行和合,五角不畸形,五脏不衰。详见《宝命全角论》】,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奇恒论】

译文:黄帝说:掌握天地自然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歧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天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真人,何而睿智?何而知道?思考】

译文:黄帝说:听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驾驭天地,把握阴阳,呼吸天地自然精气,静然独处守神于形体内外,筋骨肌肉象婴儿一样柔软而有弹性,形神和合于一体,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一样,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天地之道生养。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译文: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和于五行阴阳,调和四时精气,离开世俗的干扰,积蓄五脏六腑内外精神,游行于天地自然之中,宁静致远,视觉和听觉远超于常人的八方远处,有延长寿命的强健功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会音怒意】嗔之心,【情志】行不欲离于世,被【导引】服【服从四时之气】章【章法;阴阳五行自然规则】,举不欲观于俗【无视世俗。无杂念。】,外不劳形于事【无忙碌于攀比劳作】,内无思想之患【无嫉妒攀比之心。知足者富;情志大药】,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守七而不损;护八而增益】,亦可以百数【岁】。【明七损八益的境界和层次】

译文: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心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生活于世俗常人之中,没有恼怒怨恨的心态情结,行为不离世俗,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准则,举止(作为)不屑于世俗。外在,没有攀比忙碌的劳累事物;内在,没有嫉妒攀比之心和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自得作为而无为心满意足,所以形体不衰惫,精神不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人,法地,法天。三才合一。】,象似日【丙】月【乙】【遵从阴阳规律】,辨列星辰【丁】【拓宽阴阳】,逆从阴阳【呼吸导纳】,分别四时【四时阴收阳放。一年四时季节二十四个节气。五日六十甲子时辰圆满为一侯或一元,十五日为一气或一节。四时论六节气为一时季,也叫六气一季。】,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译文: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逆从阴阳呼吸导纳;顺从四时阴阳节气练功养生,追随上古真人修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本章节个人感悟

1、本章是岐伯黄帝先圣立于眼下,追根溯源,围绕男女盛衰天癸水论而展开,涉及上古、中古、黄帝三个时代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典范的描述。

也是无药元痊的典范论述。上古应该是伏羲到盘古时间段,中古是伏羲到黄帝时间段。

2、本章具体用“天癸”水论述男女一生的盛衰。和合河图玄武水论,是无药元痊的根源说。

3、河图一六数水(藏);二七数火(长);三八数木(生);五十数土(合、化);四九数(杀;收),“人生一世,草木春秋。”,故而河图象,比类人的四季养生论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河图象比类人的一生五行大论是:春木生、夏火长、长夏相火壮、秋金衰、冬水亡。

4、本章是:医道追古,追溯源流,落地河图论。本章是甲(1)己(6)术合化土数(五),北玄武水论。素问从一章到五章的章数,合河图的五行生数。《黄帝内经》章节和合内容排布,难得先贤启玄子王冰的苦心、善意、慧理而整理、编辑、章节排布和集注。

5、关于“被服章”,古先贤有二种解释。1、后人抄写误加,衍文。2、穿着华丽衣服或穿普通纹饰衣服。个人理解前后文达意,依据古文一字多义多解为:被服章,是导引吐纳,服从四时阴阳五行的自然法则,即服从自然章法铁律。

6、关于《上古天真论》,古人先贤多有明理注解、慧意,但是不解渴。反复合和中华古文化,结合学习笔记,再三推敲理解。

特别对于《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七损八益”,古今概貌是二种解释:一是本文中男女天癸之数规律和延伸;二是房中之术。二者各有一定道理。但是归于河图论解更清晰的是:七火多耗有损;八木多养有益。这应该是“七损八益”的本源道理。

依据中华文化,七损八益本源道理应是:

{河图解}七数是南方火和合河图火成之数,乃心火消耗之意数;二数是生养心火的河图数。八数是东方肝木疏通生发成数,三数是养肝之河图生数。肝木依靠河图一数生水、六成水滋养。七损=伤心肝;八益=养肝心。

(先天八卦和合医卦解)河图七火和合先天八卦的医卦离卦君火“情”字与心包、三焦经震卦相火“劳”字或“疗”字,常态人震卦用“劳”字,疾病人震卦用“疗”字;

河图八和合先天八卦医卦的巽卦肝、胆风木,常态人巽卦用“作”字,疾病人巽卦用“养”字。即震巽对冲=雷风相薄,常人是劳作,疾病人是疗养;

因此,“七损八益”河图五行说是:木八生火,火七不可过,过者伤心肝。先天八卦医卦说是:雷风相抟(抟tuan,抟=柔和合德),无过无不及,有益心肝。不可雷风相搏(搏bo,搏=搏斗,为过为伤。)伤心肝。对友“雷风相抟tuan”,对敌“雷风相搏bo”是中华古哲学=东方哲学的特征之一。

(易经医卦解)震雷巽风有两卦,雷上巽下“雷凤恒”;巽上雷下“风雷益”。离火巽风也有両卦,火上风下“火风鼎”,风上火下“风火家人”。学易经要牢记,先有卦形、象的意会口传,后有圣人感悟卦形、象的文字描述卦的经、辞。

解易、解卦必须是先天八卦本意和合天地、万物的自然道理。任何卦没有好坏之分,不同事物,不同结论。简例:一个好卦推算出于敌方,则对己方不利。人意强加解卦就是胡诌。

医卦论:

“雷风恒”相火浮越,肝怒助火,情志浮躁,损心伤肝。【七损】

“风雷益”肝怒欲威,雷火不动,心静肝稳,养心益肝。【八益】

“火风鼎”心火躁动,风助火威,精亏神衰,伤心失眠,五脏不安。【七损八不益】

“风火人家”肝风骤起,君火安静,精守气平,静心吐纳,心安肝宁。【八益七不损】

本章归纳总结:无药元痊,首推之举。情志大药,百药之首。无药元痊,调病之根。科技发达的今日,情志引起的各类疾病太多了!

个人体会:拜读先贤,百家论坛,轻易否定,必有丢失。所以,万事万物说法,不明之理时,不可轻易否定。

下面附河图在《黄帝内经》应用图,便于各位老师理解:

河图原理简介:河图春夏秋冬四象皆以中宫土为本,简单直白说人们渡过的春夏秋冬必须有地球才存在四季,这是人人皆知的自然道理。没有地球这个中宫土,何来春夏秋冬?没有地球这个中宫土,人立足于何方?

五行生克必明此理,方可明中医。网上有可以搜索明晰。

相火简解:相火就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产生的温暖,君火太阳提供能源,太阳光产生的温暖相火生长万物。故曰:“万物生长靠太阳”。树木根扎于土中,吸取营养同时疏通土壤;水藏于土中或流于地球表面,君火太阳发光照射,相火作用,才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云出地气,雨出天气。”;秋金凉爽,寒露水降;又金硬掘土,可见井水;又烈火融金,金成水相。五行生克妙象无穷。“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数之推知无穷,然其要一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说实话,这下篇时隔多日今天才发布,属实是因为有太多无法理解之处,所以这几天里反复的翻看,还是决定发出。因为这个真的可以从内而外的帮到你。

看过关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对你们是否有所启发???

欢迎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