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怎么办?

如题所述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把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能力和其他同龄人竞争,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可以说花费了很大精力。

不能否认现在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优秀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所成就。

但也有很多孩子因为总是被逼着上补习班,再加上父母给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导致很多孩子产生了厌学心理。

加上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心里的想法,很多孩子承受不了压力选择早早辍学。所以,孩子辍学家长要担很大的责任。

家长要在察觉孩子有厌学的苗头时就该有所行动,才能避免悲剧。

小陈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经常考双百,是父母的骄傲,父母经常在外夸耀自己儿子多么优秀,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高中。

高一高二时小陈成绩还算不错,但父母对他期望太高,每次都跟别人说自己儿子一定会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

他们还对小陈做了很多要求和计划,导致小陈压力很大,本来高三学习压力就很大,小陈父母这么一折腾小陈的心态都崩了,每天都没有心情学习,最后高考考砸了,连二本都没有考上。

小陈受了很大的打击,也不打算二战了,就随便找了份工作。

本来前途似锦的他现在却陷入人生的困境,早早放弃了自己。

小陈的困境其实是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厌学导致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前途命运会因此急转直下。

厌学辍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历过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能选择的更少了,而且很多工作都标明了学历要求,这也让小陈提前就被淘汰了。

有因必有果,厌学的原因家长一定要明白

1. 父母期望过高

《小欢喜》大家都看过吧,学霸中的学霸英子本是很优秀的,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优秀的她也会有厌学的心理,有一段时间经常装病逃课。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英子的妈妈对英子的期望很高,非清华不上,还要求一定要考700分!

2. 外界诱惑过多

孩子厌学很可能是外界诱惑导致的,学习本就是个枯燥的过程,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静心学习的都是狠人。

都说“玩物丧志”,如果孩子沉迷于游戏或者其他东西,产生厌学的情绪会更常见。

3. 成绩长期不理想

除了压力大的学霸会产生短暂性的厌学情绪,学习差的学渣们更是厌学的主力大军。

对于自己成绩长期不理想,在读书上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孩子来说厌学很正常。

这样的孩子家长更要特别关心了,毕竟,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厌学的。

九年义务教育大家都知道,没有一所学校是一对一教育,通常都是一个老师管着几十号学生。

所以,即使有孩子厌学,老师也很难发现,发现了也很难正确引导。

但家长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所以,家长是最有机会也最有责任引导孩子走出厌学心理的。虽说孩子的前途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这个时候家长必须要帮孩子一把。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欢喜》里的英子妈妈为了让英子全力备战高考,不让英子参加任何活动,也不让英子玩她喜欢的乐高。

从而导致英子后来厌学,经常逃课。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一棍子打死,当然也要把控好度,避免孩子玩物丧志。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能释放一些压力,这时候家长就不能明令禁止。

2.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家长不要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把孩子逼得太紧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解解压,孩子成绩下降要考虑多方面原因,不要将全部的压力都堆积在孩子身上。

3. 好好讲道理

家长毕竟经验丰富,可以告诉孩子早早辍学带来的后果。帮助孩子权衡其中的利弊,家长好好讲道理孩子会听得进去的。

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人还是有差距的,虽然很多没读书的人也有所成就,但那毕竟占少数。

所以,家长还要好好引导孩子,避免孩子厌学、辍学,一旦发现孩子有厌学的苗头就要及时纠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7

厌学是现在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情况,导致这种心理原因也有很多种。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厉,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原因,家长从小就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让孩子感到很反感,到了叛逆期,就会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就会十分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索然无味的,他们认为知识都是不重要的,在以后的人生中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厌倦了学习的方式,从中完全找不到乐趣,所以就会厌学。

想要让学生不厌学就要找对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乐趣,多涉及一些知识,让自己在“苦”中找乐,把读书当做成自己的一个习惯。如果孩子厌学过于严重,就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读书的苦要自愿吃,社会上的苦是要自愿吃的。

第2个回答  2022-02-25
家长方面
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社会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容易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也忘掉。
要注意赞美和鼓励。家长必须懂得,语言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相反,批评过多,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学习时更易犯错误。

学校方面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实施“人格教育”,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应改变过去的观念:将“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强制你学习”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何谓吸引?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达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使儿童每一分钟都成为快乐的、审美的享受。
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27

提升孩子注意力,让他喜欢上学习。

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1、鼓励孩子培养出自己的兴趣

当孩子在平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说专注他的小手工,或者是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忘记了吃饭。在这个时候,妈妈们请不要打扰他,而是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热情。当孩子完全沉浸于他自身的兴趣时,能在无意当中提升自身的注意力。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的书桌上,只摆放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物品,比如说只有一些必要的文具和书本。不要在孩子的桌子上摆放食品和玩具。另外,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应当适当的降低电视和电话的音量,减少对孩子的干扰。此外,也要调好孩子学习时的光线,柔和的光线有助于让孩子感到舒适,更能集中注意力。

3、适当的奖励机制

给孩子规定一些学习的任务量,当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说一些口头上的鼓励,或者是暂时的休息,还可以是一些休闲的糕点。让孩子在学习完成之后能够感受到愉悦。这样,以后孩子在做学习任务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具有动力,也会更专注具有效率。

4、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把精力分散到很多事情上面,就会严重的消耗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说,在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要关掉电视,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放音乐。

这些能够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妈妈们都学会了吗?当然,妈妈们也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特性,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相信只要妈妈们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的。

第4个回答  2021-11-27
你好,厌学一定要找到厌学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去解决问题。
以后您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去解决:
1、发现问题:往往生活在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处在这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当某些矛盾放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他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去解决它。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从问题的解决的阶段性看,这是第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分析问题: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楚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的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3、提出假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即可采用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取什么原则和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但所有这些往往不是简单现成的,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可能。但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不恰当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
4、校验假设:假设只是提出n种可能解决方案,还不能保证问题必定能获得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不论哪种检验如果未能获得预期结果,必须重新另提出假设再进行检验,直至获得正确结果,问题才算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