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诚信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作用

如题所述

  诚信是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立业之本,既是个体道德的基石,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对于人际协作与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 诚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
  市场经济的维持需要法律、法规来约束,但是更重要的是以诚信为道德原则来自律。在自然经济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市场交往不发达,诚信更多停留在“自省”、“自律”的程度。因此,重农轻商、重义轻利是其主要特征,诚信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
  但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了,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其开放性,如果缺乏诚信,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互不信任,他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关系就会中断;即使有经济交往,也只能是在相互猜疑、防范等非正常情况下进行的,市场规则遭到破坏,市场秩序将陷入混乱状态。经过20多年的实践,使人们懂得了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产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能够按市场规则办事,诚实守信,社会具有完善的信用制度,具有健全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就能够有序地运行,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优越性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制度的目的就没有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没有了。因此,不搞欺骗,讲求诚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诚信是市场活动主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是众多市场活动主体经济行为的总和,市场活动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诚实守信。因为,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是市场经济的一分子,都不能脱离其他市场主体而单独存在。并且,一旦失去信任,就会被淘汰出局。
  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政府、企业和个人。政府是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诚实守信的政府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政府意图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相反,失去信任的政府会遭到人们的抵触和反对,令不行禁不止,严重者甚至会失去政权。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诚实守信是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企业要和外界打交道,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客户,就必须讲诚信。成熟的市场经济包括诚实、信誉、公平、互惠互利等道德因素。谁讲职业道德,向社会提供名优产品和诚信服务,谁就会争得顾客,赢得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道德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培育企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等等来体现的。企业道德文化是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于个人来说,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个人要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同样必须诚实守信。诚信是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做人最起码的美德。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诚信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因素
  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外在条件,还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内在因素。如果说,市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那么,市场信用产生之后,马上就反果为因,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创新,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扩大和发展等,已经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以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了制度建设的层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内在要求,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8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信用'两字在《辞海》上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众所周知,自古经商之道在于一个信字,中国古代季布很守诺言,故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片'之佳话。因此,对国人来说,信用本该不成问题,因为自古以来,讲信用、重承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一、市场经济需要信用

  近年来不讲信用的人渐渐有增多之势,以至有关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信用危机'。看来信用已成为问题,是该引起国人的警觉和重视了。一到晚上,当你打开电视机观看电视时颇具诱惑力的广告词及画面使人心动,什么营养品、保健品、治疗仪等,但实际效果呢?大概只有广告主自己知道。当你走出家门时,看到的是大到几十平方米,小到豆腐干似的广告应有尽有,如性病医治、电脑培训、高薪诚聘、专业钻孔、磨地板、办证、小型装横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今所有广告中(包括合法的、非法的)有62%是正确的,有27%是带有欺诈性,11%是无中生有的。也就是说有38%的经济交往信用上是有问题的。只有你碰到了,才知道实际情况与广告内容大相径庭。

  有这样两个事例:①王某在某地购置了一套27万元的住宅,并且准备进行装修。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有一装横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设备、专业人才及价格实惠等等,于是,王某与该装潢公司签订了装潢合同。合同签订后,王某按规定支付了第一期工程款2.7万元,装潢公司做了一个星期停下了,过了5天后又来了,但做了3天,又停下了,事后王某几经交涉,但装潢公司既不退款,又不开工。最后王某了解到该装潢公司只有经理一人,根本无专业人才、设备等,是一家皮包公司,他将业务接来后又转包给其它单位。至于报上说的,合同上承诺的都是空的。王某问此事怎么办,损失怎么办时,该公司称:'我们也没有办法,是他们(指他的承包方)不守信用。'②张某从电视广告得知某药店在销售'青春去雀灵',购买时营业员宣称该产品如何如何的有效,并保证一使就灵,使用数日后可以去雀斑,并作出了承诺:'若使用无效可以退货'。张某当即买了两瓶,每瓶36.7元,回去后张某按产品说明书规定,使用了数日后未见效果,后又使用了几天也一样。当张某要求退货时,该营业员当时的笑脸与承诺一扫而光,翻脸不认人,还强词夺理地说:'人家用的都有效,你怎么没有用呢?怪自己吧!'事后药店既不退货,又不赔偿,考虑到金额不大,张某只好自认倒霉。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信用经济'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据报载,2001年'两会'期间,人大、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呼吁在市场经济中重建社会信用。

  二、市场经济中信用的作用

  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喜欢交朋友、找伙伴,但关键是双方是否相互信任。而这个'信任'的前提是'信用','信用'是基础,'信任'是成就。譬如:1984年有一个体业主李某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开一小型服装生产厂,但心有余有而力不足,本钱不够,当时李某向好多人家借都不肯,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当时是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导,一个小小个体户想开厂,有点痴心妄想。后来有两个人借给他3万元钱,一个是朋友陶某,另一个是邻居何某,借款时只凭一句话:'保证一年之后连本带息双手捧还'。到了次年同月,李某由于经营上的问题,亏损了2万多元,不要说还债,就连生产也很难进行,怎么办,李某为了当时的承诺,用高利贷的办法又向他人借了5万元,先还债,剩下的继续开工,陶某、何某都得到了应得的钱。当陶何两人得知上述事后,深为感动。到了1998年春天,李又向陶何两人借了25万元,这时两人爽快地答应了。而李某又一次在事业上成功了,当问其原因时,李某坚定地说,关键是一个人的'信用'。

  '信用'以传统的方式,显现了非凡的力量。信用指的是某个'个体'能够履行预约、实践诺言的一种有效的无形的行为范畴。人们通常习惯地用'讲不讲信用'来对某个'个体'进行道德水准评判。一个人心地善良,容易被人接受,讲信用的人对别人、朋友十分忠诚,别人有困难,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讲信用的人有一种牺牲精神,为了他人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也不会让他人给自己的形象或名誉遭受损害,有句老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社会,类似某装潢公司或某药店的这种不讲信用的情况毕竟少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人多起来,势必动摇一个社会的稳定基础。如果人人不讲'信用',彼此互不信任,社会还能向前发展吗?讲信用是起码的社会道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为此,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无所不在,它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目前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无商不奸,意思是说:凡商人都是'奸商'。但也有'童叟无欺'之佳话,它体现的是诚实不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信用意识正在受到冲击,商业活动中,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制假售假活动猖獗,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公民利益等。譬如:出租车绕道斩客、签订的合同不兑现、广告欺诈、河南的有毒大米、山西的假酒等等反映出的都是市场'信用危机'。因此重建市场'信用'迫在眉睫。

  四、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信用体系

  现代的市场经济,应当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不讲道德,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因此,成熟的市场经济既要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又要有自律性的道德约束。使其'诚实'和'守信'。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信用体系,用机制来保证商业运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一)加大信用的宣传力度

  宣传力度要加大,方式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形式。

  (二)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1、健全重合同,守信用机制。该活动一开始搞得比较好,但目前有削弱之势,不管是谁来组织.都应该加强领导。

  2、建立信用体系。①电脑信用体系网络:该网络可以对外开放。要想知道对方的信用程度如何,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但查找方法要简单(譬如:只要输入工商的营业执照注册号,就可查到,如:税收情况、纳税情况、银行贷款、负债情况、企业资产总值、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现有职工人数、企业规模、信用程度等)。②建立信用举报站:该站有权对信用问题调查、核实。并对核实的情况予以曝光,曝光方法主要通过新闻媒介,该方法以前法院也用过,但用得不多,渠道也比较单一。

  (三)健全法制建设

  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有关法律也显示出了滞后性或缺陷,使有些不良行为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譬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操作性不'强,比较粗,执法中很难把握;《合同法》制裁行为比较轻。第二,是司法审判与行政制裁力度不够,对丧失信用的行为应当给予严肃的惩罚;同时,对直接责任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并公布于众。

  总之,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也为期不远,如果信用状况不佳,就必然会制约我们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问题决不是一个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