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如题所述

    这本书讲述的是有一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已经有84天没有捕到大鱼了,一天他独自出海捕鱼,令他惊奇的是居然有一只大马林鱼上了钩。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这条大鱼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在这两天之中,老人仅仅靠着一瓶水,几只钓到的小鱼来维持体力,与大鱼进行周旋,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老人用鱼叉将大鱼刺死,疲惫地拖到船上,但是不幸很快降临:鲨鱼嗅到大马林鱼的血腥味立即向老人与大鱼进攻,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利品,老人与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大鱼被吃得一干二净,老人只得拖着光秃秃的骨架回家了。
    有一些人认为老人并不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战利品,输给了成群的鲨鱼,最后只拥有了一副鱼的骨架。但是,我认为老人在整个出海过程中却是一个成功的渔夫。他在捕鱼过程中顶住了寂寞、饥饿、疲惫的挑战,并一直给自己鼓劲,与大马林鱼继续周旋下去,最终征服了大鱼。在保卫大马林鱼的过程中,他不畏强敌,奋勇斗争,将一只只鲨鱼赶跑。虽然没有得到应得的战利品,但他表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认为本书之所以会成为名著,为大家所熟知,是因为此书拥有生动传神的描写,这描写包括人物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以及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精神的最好方法。本书对老人出海过程中运用了大篇幅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乐观,坚持不懈,不畏强敌的老渔夫形象。例如在描写疲惫不堪的老人同大马林鱼进行最后的斗争时,运用了如下文字:
    “按照这样下去是会一事无成的,他想。他嘴里面干得说不出话来,但是现在他不能伸手去拿水喝。我这一次必须把它拉到船边来,他想。它再多兜上几圈,我就不行了。不,你是行的,他对自己说。你永远都行的。”
    “我真搞不明白,老人想。每一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垮了。我不明白。但我还是要试一下。”
    “我要再试一下,老人对自己许愿,虽然他的双手这时已经软弱无力,眼睛也不好使,只看得到间歇的一瞥。”
  通过这三段的描写,一个坚持不懈的老渔夫的形象跃然纸上。老人抽象的精神通过细致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恰当的环境描写也是本书一大亮点,作者通过几次描写海洋成功突出了老人当时的心情:当老人很高兴时,海水中变幻出了奇异的光彩;当老人无事可做时,海水是深深的蓝色;当老人感到孤独时,海水又显得漆黑没有生气。通过海水颜色变化的对比,老人的情感形象顿时丰满了起来。
    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本书高潮的主要描写方法,我认为作者在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时运用的一系列动词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其中部分描写是这样的:
  “他一看到鲨鱼,就从船舷上探出身体,一桨向它戳去。”“老人趁着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挨上那条鱼的时候,对准它扁平的脑袋正中扎去。”文章的描写虽然简洁,但并不简单,每一个动作之后都蕴藏着老人当时的心情。这一点值得大家思考。
   我认为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增长我们的写作知识,还可以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希望大家能抽出时间,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受与启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