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传统智力测试有什么批判?

如题所述

‍‍

加德纳指出,虽然人的天赋对智能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能的发展水平高低取决于个体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开启经历和关闭经历就是两个重要的变化过程,是个体智能发展的转折点。前者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后者则起到扼杀智慧的作用。前者如著名的爱因斯坦的指南针的作用,它激励爱因斯坦产生了探究宇宙奥秘的欲望,开启了他的数学-逻辑思维型智能的发展。后者则通常与耻辱、内疚、恐惧等消极经历有关,它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能发展的路程,从而使这种智能失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机会。

加德纳并不认为存在于个体身上的智能类型仅限于上述几种。他认为,个体到底具有多少种智能是可以商榷和改变的,所提出的八种智能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或构想。他不仅不否认其他智能的存在,而且提出人身上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智能,如灵感、直觉、幽默感、烹调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其他各种能力的能力等。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某种能力是否可以成为多元智力中的一种,需要看它是否得到足够证据的支持,如果有,就可以在多元智能框架中增加它们。总之,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第一人,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批判以及基于这种批判之上的建构和创造是顺沿着这一历史发展轨道的。而且,正是他的多元智力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8
‍‍

传统智力测验理论虽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全球,但是它存在局限与许多不足。传统智力测试只是在于筛选、选拔与诊断个体既有的能力状况,至于具有相同智力水平的个体在接受同样的训练之后,其水平是否会有差异,却无法进行预测,因而不具有发展性;而且以结果为导向,诊断者经常只看到最终的IQ分数,而不考虑受测者原先是否有一个获取所测知识与技能的同等机会,因而常常导致文化的不平等,忽视了智力的发育潜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智力存在多元性,则孩子们有可塑性,我们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为国家培养教育出各类合格人才。

‍‍
第2个回答  2018-01-08
‍‍

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开创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让她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验量表。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而提出的。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