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题所述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对孩子格局的影响。其实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格局可能就会有多大。如果一对父母整日在孩子的面前讨论的都是各种三姑六婆式的八卦,孩子天天耳濡目染,长大后的他们可能也只会多关注各种家长里短,根本就没有更大的格局出现。
2、对孩子认知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差劲,孩子的成长就会有多差劲。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每日可能都不关注孩子是不是模仿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结果在某一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孩子在成长中被带歪了,这时候才来后悔可真的是晚了。
3、对孩子婚姻的影响。如果父母的婚姻过的不如意,每天不是争吵就是冷战,让孩子根本就没办法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家庭没有太多的温暖,因而对婚姻也不是很向往,也可能感觉不到婚姻的美好和神圣。
4、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父母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和性格。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如果父母的很多行为不加以规范,而是随心所欲,这样孩子很有可能就会直接受到不良的影响。
5、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如果父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好好说和评理,总是喜欢以拳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在这种环境影响下,未来也可能会直接选择以拳头对话,因此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值得提倡。
6、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往往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孩子小时候父母不注重对其品德塑造和知识灌输,随其自由长大,这样孩子长大后很难真正成为国之栋梁,就更难成为一个对父母孝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9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这也属于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我们经常能在各种的新闻里面看到报道孩子受家长影响怎样怎样,但是也许就当时情绪波动比较大,过后就感觉离自己很遥远。
对于我自己而言,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也是整天吵架,有时甚至动手。可能是年轻夫妻确实是如此?也不知道了。每次父母吵完架,母亲就会离家出走,然后我就哭着去追我母亲,怕她走了不要我,印象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所以长大后我把我母亲这种行为归结为“懦弱”,而我的父亲属于嘴上占便宜,用现在的术语也就是“嘴贱”,脾气躁,老爱挑事,所以我对他们的行为都很不屑一顾,算是对我也有影响吧,不过不至于让我走上歧途。
而在我去学校工作之后,才发现一些本来在新闻中见到的事情有一天会离我这么近。
一、单亲家庭
在学校,作为老师接触最多的除了学生就是家长了。近几年报道离婚率持续增高,感觉这有什么,跟我又没关系。但是在我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八岁左右,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足球训练课上却跟我和班主任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妈妈都没有这样陪我玩,整天上班;我爸爸对我很不好,他把我弟弟抢走了,不要我了,也不来看我”,当时我和班主任心里打鼓似的,班主任跟她说“你妈妈白天要上班,很辛苦的,要体谅她,你爸爸也是很爱你的,只是比较忙”。后来我问班主任,她说她的父母离婚了,我当时才感觉到父母关系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多大,那个女孩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平时很安静,话不多。自那之后她经常找我和班主任聊天,我有时都震惊于她说的话,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说不出来的话从她嘴里冒出来,没法接。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很痛心。
二、严厉型家庭
还有一个学生的情况,父母奶奶都对他的学习很上心,但是他却是属于性子很慢很慢的,特别聪明,但是不学。从接班开始,他是我和班主任下功夫最多最大的一个,在学校的课堂作业写的很慢,一节课10道口算题都没写完,但家庭作业基本都能完成,基于这种情况,我和班主任在布置作业后,观察他的情况,发现通常都是在发呆,老师提醒了就写几个字,老师一走,就又放下笔了。咨询他之前班级的老师,反映说他一直是这样,现在还好多了,之前下雪天上课了他还在外面玩雪,考试都是叫他爸爸陪着他,不然就不写。
而我和班主任采取措施之后,却得到他爸爸说我们是不是对他们外地人有意见,当时听到真是心凉,我直接找到他爸爸,说明情况,若是对他们有意见,我们根本就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另外我发现那孩子有个下意识动作,有时特别生气,我会亮下巴掌,当我做这个动作时,他的身体会猛地一抖,我当时注意了下,后来问他爸爸是否经常打他,他爸爸说没有,而他奶奶说有。我觉得这个或许就是他在校表现的根源,在家里面太严厉了,在学校的时间或许是唯一让他觉得轻松的时刻,之后我改变了方法,只要是他会的知识点就不再做重复练习,只针对错误的加以改正,而效果也比之前要好,他的抵触情绪也不大了。
或许父母是想望子成龙,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给孩子造成的将是一辈子的心理创伤,造成反向效果,后悔不迭!
三、宠溺型家庭
还有一种是家里爷爷奶奶管,父母或离异或去世,这种隔辈儿之间比较亲,对孩子就是一味的宠,而孩子反而不学好,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最终走向歧途。一个邻班的学生家里离异,爸爸工作忙,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管,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偷东西的恶习,小区里面住户的东西都偷出去变卖,看着是个小孩,东西也不贵重,看在家长面子也不做多追究,由此愈演愈烈。在学校经常就没影了,很是危险。后来给他调到了一个经验较丰富的老师的班级。最严重的一次是刚好他们班主任刚好有事请假,他在校园又没影了,赶紧查监控,没看到出校门,但是找遍了教学楼却没人。我们办公室刚好挨着楼梯口,校长他们在旁边商量着怎么办,给他家长联系,也没回家,都打算要报警了,后来下课之后他自己跑出来了,原来他就在我们办公室旁边的楼梯下面藏着,当时真是心情复杂。后来他爸爸把他送到了少林寺,之后情况如何就不知道了。
报告显示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大多都是在幼儿时期,家长要找对方法,不要以想当然的想法实施到孩子身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典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当好这个角色,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形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童年,这关系到他三观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所以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他整个人生走向。



总有人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未来的成就与他的原生家庭环境是分不开关系的,所以英雄不可能不问出处。


有些人觉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可是你应该知道天注定的那三分实际上已经注定了你全部人生了,人从生命的开始就相当于一场游戏的开局,这场游戏开局我们有什么样的装备,会有什么样的队友,这都关系到你这场游戏的输赢,有很多人落地成盒,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开局失利了。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人生的。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说一下,我就是一个80后,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是本着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他认为孩子不听话就得打,对我大多数都是用那种否定式的消极的语言来教育,所以他们得到的不可能是一个自信的孩子,果不其然,我成了一个微微诺诺的人,成了一个失去自信的人,直到今天我已经成家立业,对父亲怀有敬畏之心,但同时我也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三观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孩子是通过环境来学习和感知这个世界的,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最终都会化成一些信息输入到他的意识当中,随后他的大脑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变成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念。


孩子的童年时代父母让他看到了什么,让他听到了什么,这个决定着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3个回答  2020-09-19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一个在充满鼓励和肯定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他这一生都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最值得依赖和信任的人,当孩子小的时候,会觉得父母是英雄,是他们的全世界,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真的会影响一生。

我有一位朋友,对自己超级不自信,经常感到非常自卑。但是他工作真的非常努力,在一次交谈中,他对我说,他之所以非常拼命的工作,只是因为知道自己并不如别人优秀,别人可以轻轻松松得到的东西,他一定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一直都感到非常自卑,害怕在这个社会无法立足。哪怕我随后告诉他,其实他已经很不错了,真的非常棒了,但他仍旧无法相信自己。

他对我说,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夸过他,从来没有一句赞扬的话,有的只是一味地打击和批评。在那样的环境里,造就他对自己一直充满怀疑,对自己感到格外失望和自卑。

孩子是渴望表扬的,他们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真实的肯定和鼓励,当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优点时,他们也会忽视自身的优势而深受批评和指责的困扰。

但是当我们不断地鼓励和赞扬孩子时,他们就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成长,他们会渴望你一直的肯定,也会渐渐长成你所表扬的那个样子。

第4个回答  2017-03-15
如果父母过于强势。给孩子可能造成下面几种后果:1、如果孩子内心比较懦弱,性格内向,那么在父母这么强势的攻击之下,孩子会一蹶不振,失去自信,甚至导致心理畸形、变态,更为严重的会影响生命安全。2、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开朗 ,那么在父母的强势之下,孩子会自己找到解脱方法,致使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摆脱困境,勇往直前,这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果。3、还有一种就是孩子的性格如果存在比较严重的双重性格,那么在父母的强势下,孩子会有之前的外向偏多逐渐向内向发展,从而导致孩子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沟通。当然我们还是希望父母不要太过强势,毕竟出现问题,强势是解决不了的,还是需要大家慢慢的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