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异常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日计划不能够执行到位,很多时候并不是计划本身有问题,而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异常。生产异常主要有来料品质的异常、人员的异常、制程品质的异常等等。
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有这些异常,就会出现瓶颈,在中小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这些异常和瓶颈是时时会发生的,要想让生产计划能够准时完成,就必须要有一套快速应对、快速处理异常的机制。
任何异常都是逐渐或临时偏离标准发生的,小的异常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就可能因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按照几何级数演变成大的异常。因此,对生产异常的分析与防范、及时响应、规范处理,是每个企业都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这也是中小企业工厂生产管理的重点。
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处理
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是预防人为因素导致生产异常的最基本解决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新员工,培训不合格者严禁上岗。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本岗位的作业要领或生产作业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是快速找出生产异常发生原因的关键措施之一。不论是否发生生产异常现象,企业管理者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态度,建立一个长效沟通机制。有则修正,无则加勉,积极应对。
对操作人员实行权限分级与岗位分级管理,不同权限的人员操作不同的内容,不同岗位的人员操作不同岗位内容,减少工作任务的交叉和重叠,实施“定岗、定编、定人、定责”规范人员管理,减少因人的因素导致的异常问题。
生产原材料异常处理
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使用前核对工作,确保每道工序使用物料的正确性。生产计划下达后,相关人员需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即物料库存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反馈,避免异常的发生。

生产工艺方法异常处理
避免操作方法异常的发生,最首要的任务便是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实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参数,保证产品加工质量。保持工装和夹具的精度,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加强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过程控制。
严肃工艺纪律,检查和监督员工是否真正贯彻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杜绝私自更改工艺和图纸。当工艺异常发生后,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研发等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产品品质异常处理
对生产难度大、不良品较多以及特殊要求的产品,应在生产前做好重点规划,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迅速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减少和杜绝异常的发生。加强产品首检、自检、抽检和互检,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复杂程度适当增加专检频次。加强质检人员的质量否决权,管理人员随时巡检,产品销售出库时严格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品入库、出厂。
生产部协助品管、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好后续的记录,运用QC工具(如柏拉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等)进行统计分析,积极寻找根治异常的方法。
生产计划的异常处理
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具有一定弹性,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合理的调整计划。
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安排人员以最快速度做好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
质量管理系统辅助
该系统实现质量信息数据化、实时化,采集方式多样化,遵循QC七大手法进行品质异常处理,自动生成MRB/8D报告,多端兼容,实现质量跟踪、缺陷预测、预警与防伪溯源等全流程大数据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7
计划异常,因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导致的生产异常。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生产异常。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导致的生产异常。品质异常,因制程过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异常。异常发生时,发现异常的部门主管应立即通知技术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前来研究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生产部应对责任单位的根本对策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

我们公司现在选择使用日事清,日事清可以建立工作小组,员工只要在小组中建立相应的计划输入,领导就可以方便阅读,并且可以下达各种通知,非常方便。
第2个回答  2020-03-08
1.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处理 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是预防人为因素导致生产异常的最基本解决方法
2.生产设备异常处理 建立生产设备每日点检制度,加强生产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3.生产原材料异常处理 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使用前核对工作,确保每道工序使用物料的数量及质量过关。
4.生产工艺方法异常处理 避免操作方法异常的发生,最首要的任务便是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5.产品品质异常处理 对生产难度大、不良品较多以及特殊要求的产品,应在生产前做好重点规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18
先检查来料情况:
来料入库检验情况、货收与不收,不是只由品质部决定的,部门之间要建立制约机制,进行来料评审,并涉及以下几个部门的工作:
品质部:首先检测来料合格情况(致命性缺陷、一般性缺陷、轻微性缺陷)。
技术部:评审技术参数是否达标,以及缺陷程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可否修理改善等。
采购部:如果来料不能收货,重新采购时间是否允许?备用供应商是否具备?
生产部:评审来料情况是否会影响生产计划?需要如何去调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