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极简主义到什么样的程度?

如题所述

目前是一名大二经济类学生。生活规律,物尽其用。不要为了极简而极简。极简不是苦行僧的生活,而且一种舒适的,满足的生活。我的全部衣服,四季除了贴身衣物。一共33件,坐标东北,有时候过年回老家内蒙古,一年最大的温差能达到60度,衣服足够了。除此之外有一个十八寸的皮箱和一个大的行李袋,可以装下我所有的家当(除了床垫)

化妆品:我只有四只口红(泰国小草莓,卡姿兰唇膏,美宝莲334,MAC的Lady bug)完美适应各种场合,而且彼此混合又可以出多重色号。剩下化妆品都是一样一个,眼影用的资生堂的五色眼影,粉底也是资生堂的,眼线,眉笔,眉粉,都是自己用的小众牌子。面膜我用面膜贴+百岁山。

食:因为还在上大学,我的课表一直几乎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九十都有课,所以一天就只有两顿饭,一顿早饭,一顿下午饭。早饭因为有早课不会去食堂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5

1.对黑白灰色系和线条情有独钟,黑白灰属于永不过时的无彩色系,任何以黑白灰形式呈现的事物都能给人一种不加修饰的简约感。而线条是组成一切形状最基本的元素,简单的线条组合起来,就可以营造出非常具有设计感的作品。

2.服装穿着不会超过3种颜色,无论你平时偏爱什么颜色的衣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身上都不会出现超过3种颜色的搭配,那就代表你非常明白简约就是时尚这个道理。3.衣橱里的衣服总是只有那么几件不像一些人总是有大量却为怎么穿而烦恼,极简的你衣服不多,但懂得搭配,同样的衣服总能穿出不同的风格。

4.无法忍受杂乱的环境。极简者觉得每一件物品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所以非常注重空间的整洁。5.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问题,能理智分析并尝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他们讨厌复杂,所以不管问题有多繁复,他们会找出原因,再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一层一层去应对,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第2个回答  2019-06-25

少坐:一般早起晨练一小时左右,夏天公园跑步俯卧撑,冬天室内举铁瑜伽。每天都神清气爽,还保证了规律早起,个人最喜欢这个习惯。少改动:有一个5点起,10点睡的固定作息表,能操控自己的感觉很好。偶尔会加班晚睡,但是基本是这个节奏。午睡不超过 20 分钟,不上床。

简单饮食:除了鱼蛋,基本素食,喝很多水。简单护肤:每天晨练后,清水淋浴一次,洗发水和洗面奶一个星期用一次左右——最高的频率也会隔天使用,护肤只用最基础的清洁保湿。 无为而治,皮肤状态反而理想。

少买:只买精品,垃圾碍事,姐姐上次来我这里说我东西太少了,呵呵。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软件极简:用自己开发的极简 APP,用自己写的极简导航网址,从此告别那些恶俗的广告,和地摊货一样不堪入目的配色。

第3个回答  2020-09-29

话不多说先上图


好好住有一位屋主@asan,她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空无一物”,在「好好住2018年度居住嘉年华」上,她也跟我们分享了她和这个家的一些故事。


以下内容来自 好好住APP用户@asan


最开始我把我的家放在好好住APP上,我其实做好了被diss的心理准备,因为我的整屋案例是2016年的时候写出来的,当时这个概念在国内可能还没有太普遍。但是绝大多数住友给我的都是认可,我就觉得这里的人怎么那么好,他们能够理解这些东西,也特别友善。

一切起始于我刚搬完家,我朋友来我们家玩。她进门后站在门厅不动,我让她进来,她问我可以录一下你家吗?

她说她正在追一个日剧,我家特别像剧里女主的家,就是《我的家空无一物》。当时我还没看过,但因为我特别欣赏那位朋友,觉得她推荐的应该不会错,当天晚上我就看了那部剧。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

我看完之后很热血,当晚就整理了十袋,丢到门厅。我觉得很轻松,那些东西曾经被我赋予了很多意义,在哪里买的,和谁一起,什么时候穿过用过我都记得。这些记忆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物品本身,我觉得舍弃掉是没问题的。

这个改变发生在2016年。而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我的物欲特别膨胀,喜欢买东西,追求奢侈品。可能也有人会有相同的体会,就是“别人有,那我也想有”这样的心态。很多东西搬家的时候我都没舍得扔掉,但是看了那个剧就魔障了,在新家丢了一大波东西。丢完我还要把剩下的东西规整好,腾出一部分空间,剩下的东西会更舒展、更井井有条。

最开始是从颜色上精简,第一步是家里的衣橱,我把衣服只留下了黑色、白色,以及驼色、卡其这种低饱和色,很艳丽的颜色都舍弃了。很多女生衣服都特别多,我们常常喜欢用衣着来给自己很多定义,风格百变,今天和明天都不一样,但我觉得你要先找到你自己。

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一旦你弄清这一点,生活真的会变得很顺。我们很容易迷茫,因为外界很浮躁,今天和朋友聚会,朋友说什么好用就被安利了;网上一个博主推荐什么,又被安利了,这是我们很多年轻人的常态。

当你不知道你要什么的时候,那就先明白自己不要什么。以时间来衡量,可能这件东西三个季度过去了,到第四个季度你还没有用上它,基本就可以舍弃了,当做闲置处理掉,或者给朋友都可以。

这是我整理的衣橱,当时以白衣服为主。置物架上都空了,后面是我常看的书。白色的箱子看起来特别整齐,你可以在侧面贴上标签,我觉得白色在视觉上真的会让人觉得很舒服。

空无一物的家有魔力,会让你整个人神清气爽,抛开很多杂念。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有无数讯息砸向我们。我比较宅,虽然出门少,可谁都离不开手机,手机里就是一个花花世界。但这个家所营造的环境,哪怕是刷手机,我也可以很冷静,明确知道哪些是我需要的,或不需要的。

好好住让我结识了很多交心的朋友,不是随便点个赞,嘴上说说“我很喜欢你”“今天也要加油呀”那种朋友。他们来我家,在这儿卸下防备,卸下网红的包袱,也不玩手机了,就是瘫在那里,很放松。

我们家有猫有狗,我朋友来到我家,我们会一起做饭,一起去菜市场,一起准备一个晚餐,晚上看电影或者听歌聊天,他们甚至会忘记外面的世界。有的人来我家可能只住一天一晚,但他们走的时候都特别不舍,觉得这里真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环境,可以让人这么放松?他们会觉得在这里没有什么物质的欲望,因为我家其实也没什么东西。这就是我刚刚说的,家让人静心。让自己所有思想在家里扩散开来,所有喜好在家里陈列出来,这个家才会有你的气场,你的温度。

我们可能每天都很累,就想回到家,衣服一脱就躺着,放空,玩手机,这样重复。但是美好的家会让人自我督促,你会觉得我是女主人,我不能太邋遢。我在这个家养成了阅读和听歌的习惯,可以消除人一天的疲惫感,也是很让自己回血。


我家曾经被很多人或者媒体,说过一些很酸的话,他们会说什么性冷淡的家庭,或者是没有烟火气这些。这个我其实无所谓,他不是我,不是房子的主人,不是每天待在这个家里的人。我营造这个家不是为了模仿或者作秀,不是为了提某一种概念,我只是想让自己更清楚我是谁,我爱谁,更清楚我要以一个什么状态呈现在这里。这个家让我变得从容淡定。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以前的我很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很大,身边的人也会感觉到那种气场。但是这个家让我感觉很平静,它让我能静下来思考,朋友甚至会觉得跟我在一起很轻松,这都是在这个家修炼出来的。

家是什么?就是我们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很放松,可以不用那么好。我们年轻人太懂得逞能了,在父母面前逞能,在老板面前逞能,在同事面前逞能。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应该卸下这些东西,我的家就是可以让你一秒钟切换那个键。在很空的一个环境里面,会让你更容易找到自己,内心投射到这个家,它也会很快给到你一个反馈。

我们家也是有烟火气的,两个人在家会做饭,吃适应四季的菜,喝清淡的汤,这都是我在这个家养成的习惯。这个有镜子的房间,我会在里面跳跳舞,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点上香薰,我一进去就感觉都是对的。

我真的很庆幸我能有这样一个空间,它让我随时可以思考。我会想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容易被种草?为什么大家好像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拆快递,但那种快感很短暂,一拆完就没有了。

我是建议大家合理消费,我现在的消费习惯是小钱可以攒下来,攒两三千去支持一个设计师作品,或者用心淘一个东西,那些真正契合你的。不是完全不买,而是去买可以很长久的陪伴你的物品,让我们的物质少和精,留下来的都很优而有质感。

关于这个断舍离,我觉得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地为了丢而丢。因为我们的生活还是需要很多物质去支撑,如果你常常要用一个东西的时候,发现已经把它丢了,这个其实就是不合理的。如果要断舍离,我建议是十天或者是一个周末这样循环,你可能两个月坚持下来,就会养成这个习惯。

很多东西是重复的,留下最顺手的一件。不要强调丢的数量,你可以买一件,丢一件或者两件,这样维持一个平衡,物欲得到满足,也能适应自己内心的需求,长此以往你也不会觉得断舍离这个东西很痛苦,很难。


在这个家,我先学会了舍弃。舍弃之后,因为有了新的空间,我又学会了整理。甚至让我知道我想要的朋友和伴侣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是我在这个空间,经过独立思考之后,留下我觉得对我今后的人生都有长久帮助的一个收获。

学会观察自己的内心,时常跟自己对话,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这是最重要的。



Q&A


Q:我也很想保持断舍离的状态,但我觉得好困难。因为我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多,可能我原来拥有的,和新买的我都非常喜欢,也确实用得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建议?

A:你这个顾虑也是我经历过的,你可以把一些物品送给你喜欢的朋友。我当时舍弃了一个9999块的沙发,其实没有用太久,因为觉得那个沙发颜色有点深,和我家不是很搭,就送给我朋友了。我记得当时搬家公司上门,以很快的速度就拆走了,我呆在那里,整个人就感觉像掉了一块肉。当然会有点不舍,但是日后再去到我朋友家,发现那个沙发放在他家真的更适合,会有更大的喜悦感。


Q:asan,我是你的粉丝已经很久了。在好好住上看到你断舍离的分享,我们家现在也变好了很多,今天是特别来感谢你的。

A:我记得有个关注我的人,她把家做得几乎跟我家一模一样。我们同城,也会一起去吃饭散步。她问过我一个问题,说asan我所有东西都做成跟你一样,你介意吗?我当时修养不够,我说介意,怎么我买个桌子、椅子、毯子都要跟我买一样的?我觉得介意,但是我装的很大气。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家可以是一样的,房子装修都可以一样,可你是你,我是我,我们的磁场是不一样的。有一次我去她家,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她也懂得思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一味在模仿。所以,不是你喜欢一个人他的东西就都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更好。


Q:我想问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房子可能很难是一个人居住,大部分情况是和伴侣一块儿。我想问关于断舍离,如果他喜欢的东西很丑,我又没有办法扔掉怎么办?还有跟自己家长一起住,我相信这种情况很多,应该怎么处理呢?

A:这个问题非常我觉得有价值,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能你一个人要实现断舍离并不难,难的是你的小伙伴,你的家人。这个时候我们不从舍弃开始,从收纳开始。可以把影响美观的东西先收起来,尊重你的家人。沟通是有技巧的,你不要抨击它,会激化矛盾。

东西都给他收好,过去半年一年,他自己没用过也想不起来,这时候你再尝试丢掉。一方面你做到了你想要的,至少视觉上比较规整,也会让他感觉你很尊重他体谅他。慢慢让他感觉到家里一点点变化之后,他可能也会从你的猪队友,变成神帮手。你带着他一点点改变,不急,因为家就是一个让你不急的地方。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20-09-18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有的人喜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致,有的人喜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也有人喜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简单,方便一些,下面就来说一说,人们的那些极简主义。

对于极简主义的人来说,他们在选择东西的时候,总是会选择自己能够用到的东西,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几乎不会选择,比如毛巾用了之后会变脏,所以他们就不再使用毛巾,而是选择使用纸巾,对于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极简主义的人会选择扔掉,这就是他们与普通人的差别,普通人对于东西的取舍,这方面还是非常犹豫不决的,觉得很多东西对自己都是有帮助,但是极简主义的只用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其他的一些东西不用的就会选择扔掉,或者简单的处理。

除此之外,极简主义者在穿衣打扮上面也会有一定的要求,他们在穿衣服的同时也是非常简便的,比如颜色非常的单一,只是单单的选择,一身黑色的衣服,不考虑衣服的搭配,或者其他审美方面的问题,以及极简主义者在家里面的东西或者家庭的装扮方面也是非常简单的,而且他们更喜欢干净,不喜欢乱糟糟的东西,很多人在生活过程中都是囤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极简主义者,他们的东西也是非常少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以及生活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然而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重要的是从心底里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学会接受彼此的生活。

感谢各位的阅读,此篇文章仅表达小编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希望您能喜欢。

对此,你还有哪些看法?欢迎下方,进行评论。

相似回答